倪成群:三年磨一剑终闻出鞘声······ 分享日记 fxplus.cn
国务院已原则同意推出股指期货的消息得到确认之后,市场各方反响强烈。虽然期指概念的新一轮炒作从2009年年底就已经开始,但消息的兑现速度之快还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自2006年9月中金所成立以来,经过了三年多的筹备工作,股指期货终于到了最后三个月的冲刺期了。三年磨一剑,股指期货的推出在即,无论对于国内的金融市场还是身处其中的金融机构而言,都意味着重大的变革与机遇。
国内金融市场将进入崭新的时代
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来说,成功引入股指期货的更深层次也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股指期货是股票市场的稳定器。在缺乏风险对冲工具的情况下,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要想规避下跌市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除了卖出持有的股票外别无它法,一旦这样的抛出行为成为市场各方的共识,共振作用带来的连锁反应就会对市场带来重大的伤害。这一点在次贷危机爆发的初期表现得格外明显。在这场曼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沪深300指数本轮最大的跌幅超过了70%,而在危机发源地美国的道指最大跌幅只达到53%,台指与日经225指数则在60%左右。虽然说新兴市场的波动率通常都会稍高,但在金融体系中缺乏风险管理工具也是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
股指期货的推出填补了我国在金融衍生品方面的空白,配合以融资融券业务,这将极大丰富国内投资理财的产品结构。基金、银行理财产品、券商理财业务等都将高度重视股指期货带来的新机会,从而推动基金产品的创新。同时,股指期货还将改变那些在只能单边做多的市场上养成的一些投资理念,降低投资者对“政策市”的依赖程度,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引领证券市场进入真正的价值投资时代。
期货公司面临新机遇
在成熟市场上,股指期货的成交量普遍达到商品期货的三倍以上。以美国为例,2009年美国期货市场总成交量中,来自汇率期货和股指期货的贡献均超过30%,而商品期货占比还不到8%。可以预见,在国内期货市场2009年总成交额达到130万亿(同比增长82.48%),自2005以来连续5年保持50%以上增速的情况下,引入股指期货将有望推动期货市场进入新的高速发展之路,国内的期货公司也将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新的机遇面前,各期货公司必然摩拳擦掌,利用这最后的几个月时间展开更深入的营销推广,为争夺未来期指市场份额做好准备,尤其是券商系期货公司,将更加吸引市场的注意。从2006年券商全面介入期货市场以来,先后有63家券商参股或控股期货公司,占全部期货公司总数的38%,占中金所会员总数的一半以上,券商系已经成为了国内期货市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券商入主之后,期货公司在注册资本、总资产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关数据显示,63家券商系期货公司的平均注册资金超过1.1亿元,这与2008年之前的期货市场已不可同日而语。同时券商入主在带来雄厚的资本金之外,还带来了规范的企业管理理念,强大的研发支持能力,改善了期货市场的人才结构,为旗下期货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所有的这一切,其主要目标就是期市中的“航空母舰”——股指期货。
由于股指期货是连接期货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最直接通道,券商在营业网点规模、自营业务、投研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将帮助旗下的期货公司迅速占领市场,因此各期货公司在前期IB业务筹备上的优劣将会被放大,进而决定期货公司征战股指期货的成效。那些提前完成IB布局,业务培训扎实,客户培育细致的期货公司将从一开始就具备先发优势。
同时,股指期货对于那些传统期货公司同样是巨大的机会。大量的金融机构未曾涉及期货投资市场,需要期货公司为之提供强大的服务支持,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私募、信托等机构都将通过期货公司参与股指期货,而他们选择期货经纪公司的最重要标准仍然是其在研发、交易、技术等方面的服务能力。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无论是券商系,还是传统期货公司都有机会大展拳脚,关键就在于能不能用现代金融理念来看待市场以及各公司在营销与服务上所做的努力。
股指期货终于要推出了,期货公司在欣喜之余更应该把业务准备工作做扎实,来迎接这一次大考。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在股指期货之后,利率、汇率等其他期货品种也将渐渐被纳入国内的期货市场体系,期货市场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值得所有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