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大白马?700亿市值康得新调研实录······ 分享日记 fxplus.cn – 分享日记

真假大白马?700亿市值康得新调研实录······ 分享日记 fxplus.cn

最近,康得新这家公司颇受关注。

作为新材料行业的龙头,其一直都是市场公认的白马股,股价自上市以来也是步步高升,翻了将近二十倍。

然而,今年7月25日,康得新突然出现了闪崩,股价在十分钟内直线暴跌,触及跌停,77亿元凭空蒸发。

更有意思的是,通过自查,康得新发现大概率是某个人仓位被强平,但出于隐私保护等原因,并不能最终肯定。

因此,截至目前,此次暴跌都还算是一桩无头悬案,搞得投资者云里雾里,再加上最近股票市场频频出现的闪崩以及之后的变故,大家更是进退维谷,跑也不是,投也不是。

于是,9月21至23日,野马财经前往康得新张家港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多少有些收获,在此分享。

第一部分——经营状况分析

买股票说到底是买公司,而看一只股票涨不涨,看的是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好不好,盈利能力强不强。

具体到康得新(002450.SZ),其有三大主营业务。

第一个是预涂膜,算是康得新的起家之业,但行业天花板实在有点低。

所谓预涂膜,说白了,就是我们平时买的一些图书、白酒盒、苹果手机包装盒,以及一些其它礼品盒,最外面那层可以撕下来的塑料膜。

上图为预涂膜相关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即涂膜(直接在纸板等材料上涂水胶等),预涂膜可以更好地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摺、耐化学腐蚀等作用,因此,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这一技术已经被广泛采用。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美国预涂膜产品市场占比高达95%,欧日为80%,而在我国,这一数字仅仅为30%左右,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行业的天花板很低,目前全世界市场总容量不过几百亿元,中国更是只有几十亿,即使全部吃下来,也没有太大的意思。

因此,康得新现在虽然是全球预涂膜龙头,但2017年上半年该部分产品(印刷包装类产品)总值也不过7亿元左右,2016年全年则为15亿元。

第二是光学膜,这是康得新目前最核心且最成熟的业务,前景也很广阔。

光学膜的品类其实非常多,最基础的,我们的电视机、手机以及其它的显示屏,其实是由许多层膜组成(最多可达十几层),以达到让画面看起来更饱满等效果。

上图为电视(手机)屏幕解剖示意

另外,有种贴在手机屏幕外的防窥膜,从正面看屏幕,一清二楚,但从侧面,就是一片黑,对于坐火车、飞机、地铁,以及商务活动较多的人士来说,特别实用。

其次,汽车窗膜,在中国几乎每辆车都会贴,而现场实验可以看到,与一般的产品相比,康得新的窗膜优势在于性能更好。

实验一:在相同、甚至更高防紫外线率的情况下,有更好的透光性,当然这点开车的朋友可以自行体会了;

实验二:防碎,车辆在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装上一个悬挂铁球时,贴了膜的前挡风玻璃裂而不碎,效果比较明显(当然这个是通过视频看的,现场则是将1.5kg重的铁球从一米多高的位置砸下去,玻璃裂了但没有碎,没有飞溅);

实验三:防刮,现场用钢丝刷在贴了膜的车上随便刷,仔细看,(力度很大时)一开始会有浅浅的印记,但几秒后就恢复了。

再者,隔热膜、雾化膜

隔热膜主要用在建筑外墙、外玻璃上,贴和不贴,室内温差能有十多度,现场感受过,十分明显,另外不久前,东方明珠上也用了,有新闻。

雾化膜是个视觉冲击力很强的产品,不通电时和普通玻璃看起来一模一样,通电后,直接变成了不透明状态,可以代替窗帘,电影《寒战》里就有。

更加重要的是,这两块市场刚刚起步,技术门槛也不低,有很大前(钱)景。

然后,柔性膜,曲面电视这种众所周知的产品就不介绍了,康得新有种已经投产的“柔性水汽阻隔膜”,这是柔性显示、柔性电子、柔性光伏等一系列产品的核心,毕竟这些东西进水了都白搭。

需要注意的是,防水气和防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康得新目前的产品是当今业内性能等级最高的封装阻隔膜,已经在光伏发电领域应用。

光伏发电传统用的是玻璃封装,重量很大,仅此一条,就决定了其不可能在楼宇大幅安装,毕竟给建楼时的结构强度增加了不小的负担。而柔性膜的投产,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市场同样很大。

最后,裸眼3D,最近也是大热。

很多朋友在火车、旅游景点可能都见过一种两个巴掌大小的“伪3D”画,也有点纵深感,但和真正的裸眼3D可谓天壤之别。

在康得新基地,看到了裸眼3D电视实物,效果和电影院的3D感觉没差,并且康得新正在搞3D-2D切换,毕竟3D看多了确实头晕。

总体而言,光学膜这块儿,一方面市场整体存量、增量空间都很大,另一方面康得新在技术上优势明显,因此,2017年上半年这部分实现营业收入51.07亿元,同比增长39.16%,是公司当前阶段的业务核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这部分业务增速亦有放缓趋势,而随着建筑用膜、光伏、裸眼3D等市场爆发,能否给之带来新的活力,值得期待。

第三是碳纤维,技术门槛很高且已经量产,问题是什么时候装进上市公司。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耐极热极寒等特性,从汽车到航空航天,未来应用前景广阔,属于国家级战略产品。

且一直以来,日本东丽、东邦和三菱三家公司占据着世界市场前三强的地位,中国面临产品限售和技术封锁。

而2017年上半年,康得新母公司康德集团旗下中安信公司一期年产5000吨原丝、1700吨碳丝的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可稳定量产T700、T800、T900、T1000、T1100级别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良品率达到97.5%。

此外康得集团控股、康得新公司参股18%的康得复材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一期产能年产30万件碳纤维复合材料部件已于2016年四季度建成投产,并和北汽集团签订批量生产合同,也和蔚来汽车签订了一期10亿元的合同。

也就是说,技术和量产上,推动蛮顺利,但问题是,碳纤维这部分业务的主体,不在康得新上市公司体系内,而在母公司康得集团手里。

之前,康得集团董事长钟玉也曾承诺,会把碳纤维业务装进去。康得新也特意向我们表示,“集团内部也有过讨论,毕竟从资本运作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将碳纤维业务独立上市的确是第一选择,但董事长说了,答应了股民朋友们的事,就不能食言。”

当然,毕竟股市上违约的承诺太多,尽管康得新之前没什么忽悠人的先例,但投资者心有顾虑也容易理解。

第二部分——公司文化感受

说句实在话,调研这种事,如果是和企业打过招呼,安排好了的,你能见到的,基本都是企业想让你见到的,想靠一两天的走马观花,就能判断某个技术是否成熟,是否量产基本不现实。

包括此次去康得新,虽然也穿上防尘服进了车间,但无非就能看到机器在动而已。

当然康得新这家公司的好处在于,上面提到的技术基本都得到了三星、苹果、宝马这些大公司长时间的认可,上下游量产数据假不了。

而调研最大的收获,除了一次全面的产品体验之外,更多还是对公司文化的感受。

先说厂区环境,给人的最深刻印象就是整洁、清爽。

张家港基地100亩左右,地上真没见到什么废纸、瓜皮、痰迹,并且因为是在厂区食堂,和工人们一个点儿吃的饭,将近3000人,吃完出来后地上也是干干净净的,说明不是表面文章。

顺便提一句,去年年中奠基的光学膜二期项目,一年的时间不少厂房都已经立了起来,这部分大家不用担心,效率还是不错的~

再说人员状态,印象也是两个词:自豪、活泼。

接待我们的品牌部和证券事务部的几位朋友,从走路、聊天、向我们介绍产品,全程那种浓浓的自豪感是溢于言表、掩饰不住的。

例如路过在建厂房时,一位负责人有点儿迫不及待地向我们说,“一期这些建好的厂房,也就用了一两年的时间,我们的速度肯是很可以的!”

另外,因为笔者也是江苏人,对当地方言有所了解,借此优势,趁着吃饭的功夫混到了大食堂里找几位员工闲聊。

吃饭不说了,想多了都是泪,东西南北各种菜式,反正比我们这些北上广写字楼里的“民工”吃得好多了;

住宿,最普通的工人,四个人合住一间,上床下桌,酒店式管理,拎包入住,不用交住宿费,但水电费自掏;

休闲,厂区除了游泳馆,兵乓求、羽毛球、网球、篮球、瑜伽、健身房、医务、9人制足球场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电影院,而且是购买院线电影的那种(之后除了电影院,我们也都参观了)……对了,这些也是免费……

薪资,聊天的几位朋友给的数字五六七千到上万都有说的,但工种、税前税后、奖金福利啥的没有来得及细问,参考性不大,然后实习期工资好像低不少,并且有加班、夜班,当然这也反映了工厂生产负荷较足。

员工持股,3000多人,持股员工1000左右,不过一般人对这个概念,到底有多少收入,怎么获利,不是特别清晰,只是高兴;

管理方式,品牌部领导没什么架子,一点都不摆谱,员工经常和领导开玩笑,工作完成地也是不折不扣,良性循环,当然这可能和每位领导性格、部门特性有关,尚不敢说全公司都是如此。

外国员工,据介绍,公司(张家港基地)大概百十多位外国员工,参观过程中看到了几位,主要是技术岗。

第三方,笔者自己通过和苏南地区一些对康得新有一定接触的银行、财税人士交流,大致感受是,作为当地数一数二的纳税大户,康得新民企的身份在工业行业做到如此规模,还是付出了很多努力,自身是很不错的。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探讨

康得新总体状况不错,但也有几个问题的存在。

第一是回款慢。

公司2017年上半年应收账款51亿元,对比60亿元的营收还是相当高的。

这主要是因为其客户都是宝马苹果三星这些大客户,一年期以内应收比例也基本保持在95%以上,安全性没太多问题,但相当于拉长了回款期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效率。

同时,为了实现技术落地为产能,再加上市场供不应求,康得新最近几年投资力度不小,用钱的地方不少是事实。

当然,做企业,做金融的朋友也都知道,这是普遍存在,短时间内也没有办法的事。

第二是公众知名度低。

公司预涂膜、光学膜、乃至碳纤维业务,都是直接供应给茅台、洋河、苹果,正如第一部分所说的,如果不是此次参观,根本不知道我们身边其实充满了康得新的产品。

而问题在于,我国二级市场,个人投资者占据了绝大多数,产品公众知名度低,也就意味着其实没有多少投资者真正了解这家公司,进而不利于股价。

因此,近几年,康得新也在做调整,试图直接触及C端。例如推出了自己的一体售货机,在苏州投放已经比较普遍。这里面穿插一个小故事,之后去苏州办事,问了几位路人知不知道康得新,答案竟然都是“是不是那个做售货机的”,也是神奇…

第三是成熟工业产业估值低。

截至9月27日收盘,股价27.04元/股,市值743.6亿元,市盈率29.63倍,这一数字,对比这些天部分“石墨烯龙头”、“锂电池”龙头企业,动辄上百倍的市盈率…毕竟康得新的技术都是实实在在量产了的。

究其原因,一个是盘子太大,另一个就是对碳纤维“忐忑”的期待。

第四是碳纤维能不能装进上市公司。

相信这样一碗鸡汤大家都喝过“人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却很少有人知道第二高峰是哪座”,同样的,康得集团的碳纤维的光芒太大,搞得本也很不错的光学膜关注度反而不够聚焦。

再加上碳纤维毕竟还没有装进上市公司,以及康得新“白马股”的定位,自然很多人观望着。

以上基本就是笔者两天时间对康得新的感受,用一句同行朋友的话来总结,“很有发展前景,但想炒短线的朋友还是免了”。并且,也还是那句话,一次调研能看到的东西终究有限,特别是技术、产量这些东西,也欢迎大家有不同的意见一起探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