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独角兽”公司的正确姿势······ 分析日记 fxplus.cn – 分享日记

投资“独角兽”公司的正确姿势······ 分析日记 fxplus.cn

独角兽公司一般指投资界对于10亿美元以上估值,并且创办时间相对较短的公司的称谓,由美国著名CowboyVenture投资人Aileen Lee在2013年提出,她将私募和公开市场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做出分类,并将这些公司称为“独角兽”。由于已经过去5年时间,现实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个人认为这个门槛需要提高,至少达到20亿美金才能入选独角兽公司范畴。

根据独角兽公司的定义,我们看到有2个特点:一个是估值有较高门槛,一个是成立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10年)。所以,独角兽公司和成长股有很多相通之处,甚至在成长速度上要更有爆发力,往往大部分都是初创型的科技公司,同时估值水平又比较高,因为很多公司有时还处于创投阶段。而科技公司本身对投资者的要求也比较高,很多专业领域的技术知识不是普通投资者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的。

叠加“成长股”和“科技股”两大投资难点,要想做好独角兽公司的投资,更是难上加难,那么我们该如何投资呢?

彼得林奇的观点是主要可以投资能够享受到高科技服务的用户公司,因为随着高科技的普及和应用,下游用户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用以改善经营,比如超市中已经大规模使用的扫码系统,就让超市节省了大量的营业人员,让连锁超市大规模扩张有了可能。这个思路我也赞成,规避了高科技的不确定性,通过实际受益技术变革来获得额外的投资回报,我们在历史中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投资案例。

除了这个思路以外,我觉得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投资。那就是通过投资持有独角兽的传统公司来获得收益,一种是创投型公司,一种是大型集团公司。

前者比较好理解,市场上有很多投资了潜在独角兽公司的创投公司,一旦这些公司上市,投资它们的创投公司也将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这类创投公司本身的价值评估需要比较合理全面的评估,有时候往往股价已经过高了,同时独角兽公司的上市本身就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而创投公司的退出机制比较单一,被投公司并不能和常规业务进行整合产生效益,所以除非是经过严格评估后出现明显低估的情况,否则这类创投公司大部分时间可能只是一个题材概念。

后者主要指的是一些综合业务多的大型集团型公司,由于内部业务交叉整合需要,通过科技创新而衍生出来的内部孵化独角兽公司。投资这类公司有两大好处:

一方面由于集团公司体型庞大,业务繁多,主营业务是一些传统行业,因此在整体估值上并不会因为有独角兽公司概念而变得过高,而且主营业务往往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投资者不必为此付出过高的代价。

另一方面,这些内部独角兽公司都是根据集团实际业务催生出来的子公司,因此在业务层面有深度交叉和融合,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这比外界独立存在的独角兽公司要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往往会取得更快更持续的发展。同时,集团公司也可以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这些独角兽公司分拆上市,使它们享受高科技公司的估值待遇,回过头让集团公司受益。所以,从我个人角度,我更愿意选择这种投资方式来参与独角兽公司的投资机会,既考虑了安全边际,又可以获得更好的回报,一举两得。

在市场上,像这样的投资机会有很多,比如典型的BAT巨头,但由于母公司本身就已经是科技巨头,所以它们自身的估值已经不低;对我们而言,本身估值水平不高,而旗下又孕育了多家待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可能才是更好的投资选择。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