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三杀:估值杀、业绩杀和逻辑杀······ 分享日记 fxplus.cn – 分享日记

股市三杀:估值杀、业绩杀和逻辑杀······ 分享日记 fxplus.cn

从分众传媒的连续下跌说起

11月8日A股收盘后,一则融资新闻引发了著名投资论坛雪球上的热议。

据该消息称,分众传媒的竞争对手——新潮传媒集团获得一笔来自百度方面的投资,“投资额可能在40亿人民币左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此向新潮传媒集团董事长张继学求证,张继学表示:“不予置评”。

但记者从一位接近新潮传媒集团的人士处了解到,获得百度方面的投资属实,但金额没有传言那么大。“百度投了12亿,另外一家公司投了3亿,相当于本轮百度领投15亿元。”该人士说。

今日开盘,分众传媒大幅低开,盘中几近跌停,最终以-6.84%收盘。

市场上,大家都在热议分众传媒遭遇了什么,各种版本的看空说法应有尽有,分为以下几类:

①无护城河说。这样的企业根本没有护城河,只要拿钱就可以砸出来一个新分众。

②巨量解禁说。解禁成本只有3元,现在卖也能翻一倍。

③厨房蟑螂说。分众传媒曾经在美股被浑水做空,厨房里不可能只有一只蟑螂。

④无科技含量说。一个电梯广告传媒公司有什么前途,4块钱我都嫌它贵。

市场上不可谓不热闹,但冷静下来,分众传媒的下跌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估值杀,业绩杀和逻辑杀

我们知道当股价下跌时,究其原因,企业可能遭遇三杀——估值杀,业绩杀和逻辑杀。

估值、业绩和逻辑三者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逻辑

逻辑是投资企业的根基,它也是企业能保持现有经营态势的根据所在。逻辑不变,企业的基本面就不会变化。

企业经营逻辑会不断的把估值中的预期转化为业绩。一旦逻辑发生变化,经营态势就不能持续,随后而来的就是业绩和估值的下降——戴维斯双杀。

2、业绩。逻辑是业绩的因,业绩是逻辑的果,企业经营逻辑的具象化体现就是经营业绩。

3、估值。本质上,分为几部分:

①情绪。这是估值中属于人性的部分。

②业绩预期。是对未来的预测。始终围绕的着业绩的增长,高价值(投入资本回报)和风险,其中:

-增长。经常性的超预期可以获得市场的经常性溢价。比如连续几年稳定增长20%,这部分也会进估值变为增长预期。

-高价值。高价值企业,会获得经常性溢价。比如roe比较高,容易形成复利,RNG三要素明显,经营态势良好。

-风险。比如高负债,周期性。

逻辑、业绩与估值之间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循环过程:

①逻辑把估值中的预期转化为业绩。

②业绩达成又进一步变为预期。

看起来像这样:

可以看到,逻辑就是整个过程的中枢和核心。

所以,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逻辑杀是最致命的伤害。

当股价下跌时,我们要如何判断呢?

①是否为估值杀

在业绩和企业经营态势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估值杀,比如在熊市底部的杀跌阶段,白马股也无法逃过估值的下降,这是由市场极度悲观情绪导致的。

②是否为业绩杀

企业的动态经营信息会告诉我们,如果业绩不及市场预期,在悲观的情况下,会迎来短期业绩杀,这也是市场定价周期与企业经营周期之间的时差导致的。

市场定价是每天都在进行的,而企业经营周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基本面的改变需要时间。当市场对企业产生了积极的情绪,而短期业绩又不能符合预期的话,市场先生大概率会以下跌作为响应。

③是否为逻辑杀

逻辑杀代表企业的经营基本面和态势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是经营过程的小波动,而是内在逻辑的变化。

比如,某企业连续几年增长,而在遭遇市场天花板之后,增速放缓,作为成长股,就要遭遇逻辑杀,估值中枢会下降。

再比如,某企业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市场估值中枢处于低位,但另一新业务收入逐渐增长,并且被市场认可,市场先生重新给予成长股的估值,但随后新业务的发展失败,逻辑证伪,遭遇逻辑杀。

时滞效应

在估值杀,业绩杀和逻辑杀之间存在时滞效应。由于企业的经营数据只按照季度对外公布,在股价下跌开始,看起来像是估值杀,因为短期业绩或业绩增速并未发生大变化。

随后可能出现业绩杀,短期业绩开始波动,增速放缓或负增长。最后,股价大幅下跌,可能是由于新的竞争对手出现,导致企业失去市场地位,出现了致命的逻辑杀。

网宿科技就是一个经典案例,16年的时候还是高增长状态,外部竞争只是模糊的,但市场在16年7月就开始杀估值,当期半年报还是75%的增长,到年底公司继续延续高增长,但17年一季度直接变为负增长,由于互联网竞争对手的出现,最终遭遇逻辑杀。

我们再来看看分众传媒,年初到现在累计下跌50%左右,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①短期业绩杀。对短期业绩增速下降的短期业绩杀,在熊市悲观情绪的作用下,市场先生短视的关注季度的业绩变化。

②熊市估值杀熊市底部区域,由于情绪作用而导致的白马股估值杀。

③逻辑质疑估值杀+业绩杀,引起市场先生更加悲观,连百度投资新潮这样的新闻,也给予大幅下跌。这是悲观情绪导致对分众未来逻辑的质疑。是对是否能维持高增长,高roe,高毛利的质疑。所以,关键在于对分众未来逻辑是否还成立,经营是否会继续恶化的判断。

在悲观情绪下,市场先生表示看不清,更保守的回应。至于分众传媒基本面和逻辑是否存在问题,我更倾向于是由于市场竞争,资本支出增加导致的短期业绩波动,长期逻辑并不存在问题。

这是分众传媒的至暗时刻,你会怎么选择呢?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