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期指解私募之惑 功能发挥将渐入佳境······ 分享日记 fxplus.cn
“看到机会却不敢买,这是我们私募偶尔会面对的困惑,有了股指期货就可以下手这么干了”,昨天(2010年3月28日星期日)在上海电视大学举办的“股指期货培训班”上,一家阳光私募公司的老板这样讲到,一边在大智慧股票软件上找到特变电工,还有另外一只股票,“1660点附近时,这两只股票提前筑底,但是我们却不敢大规模建仓,担心大盘继续下跌”
私募基金也有这样一个特点,尽管你私募基金在股票熊市下跌过程中现金为王,但私募还是面临股市大盘愈跌基金持有人愈赎回的现象——持有人认为“现金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更安全”。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私募更多去把握机会。
这位私募基金经理也给大家展示了他要如何在股指期货上大展身手,把股票和期货如何结合在一起操作。股指期货的未来的流动性真的是不用担忧的。
“股指期货热度,目前来看,是明显不如从前。2007年和2008年招生,一个班就有八九十人,现在招生却只有20人左右。”这位私募基金经理给我说道。别看现在股指期货开户的人相对较少,由于利益之所在,开户的人会逐步增加的。
我也是这个学习班的讲师之一。“教学相长”,也是我的一个感受。为了“教”,你要做很多准备,而且在问与答中也会促进更多思考。在教的过程中,也发现许多人,确实对股指期货的认识方面存在误区,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还是很迫切的,而真正的投资者确实都非常好学,毕竟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这种好学精神的一个体现是,为了参加这个学习班,学员是付了几千元的学费的,而且是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
学员都是股票市场的大户,投资股票的资本据说至少都在两三百万以上,大家对股指期货的兴趣都很浓厚,毕竟增加了一个工具。大家在一起探讨交流,究竟如何更好地利用股指期货提高自己的收益。
很多人都把投资当作了乐趣。午饭时,两个投资者就各自的投资风格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个人是做长线的,买股票考虑的持有期都是几个月到几年,其年均收益在20-30%;另一个人短线交易,一般持仓不超过七天,七天收益率就在10-15%。自称七天就可以实现那个长线者一年的收益率。短线交易者,交易时一个人在房间里同时看七台电脑。
两个整天的学习,许多投资者纠正了错误的认识,对期货市场的机会与风险有了更多的了解。
目前的股市,大家认为尚无明显方向,但在周边股市一片欢声笑语旌歌艳舞之中,中国股市不会长期一枝不秀,如果周一(3月29日)上涨,很多人就打算重仓买进,博取一波中级行情。一旦突破了3100点,涨势就可以基本确定。如果这个时候有股指期货,那么周一买进时,就可以时刻准备着通过股指期货做反向对冲,毕竟投资要谨慎,防止向下突破。如果大盘(上证指数)收在3100点以上,则尽可“放船千里凌波去”,就不参与股指期货空头交易了。
谈到投资,谈到未来,大家都很兴奋。投资之乐,投资人了解。投资人,始终是值得我们把赞歌给予的。
我想到了“安分耐烦,做第一等人物”这句话,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五年给弟弟们的家书中,希望他们能够“安分耐烦,寂处里闾,无师无友,挺然特立,作第一等人物”。
可能是职业习惯吧,我总喜欢把读到的东西与金融投机联系起来。金融投机往往需要一个人有等待时机的耐心,能够守得住寂寞,能够独立思考,敢于与众不同。金融投机的宝贵时机往往稍纵即逝,常常要求决策者不谋与众而成就大功,而且金融市场也确实能够提供这样场所。所以,我读曾国藩的这封家书怎们都觉得是写给金融投机者的,或者正好适用于这一类投机者。
投资之乐,也在于“论成败,人生豪迈”,安分耐烦中去做第一等人物。股指期货时代的到来,很多人感觉工具多了,机会多了,可以更豪迈人生了,股指期货可以是矛,也可以是盾,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