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双边市 不妨“掐两头取中间”······ 分享日记 fxplus.cn
股指期货将于4月16日正式登陆,由此A股将开启双边市时代。对此笔者有如下基本判断:一是股市不会“变天”,市场运行不会因双边市的到来而改变基本运行规律;二是在双边市时代的最初期,投资策略上不妨“掐头去尾取中间”。
其实股指期货的上市只是一个“事件”,最大的作用是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结构。4月16日值得纪念,但绝不是大盘将大涨或大跌的标志,更何况在股指期货正式交易初期,预计其活跃程度将十分有限。
有媒体报道,从3月31日融资融券首日交易到4月7日收盘,融资融券交易恰好经历了一周(五个交易日)。根据沪深证券交易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收盘,两市共为市场注入了3665万元。尽管有分析表示,未来融资融券交易量增长的幅度会越来越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周3665万元”这个数字相比A股一周的成交金额来说,实在少得可怜。或许是融资融券的“高门槛”拦住了不少投资者,但股指期货的门槛比融资融券只高不低,初始运行阶段很难“热得发烫”,“看热闹”的人比参与的人要多得多。
另外,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期货,很多地方不同于商品期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趋势判断和趋势运作是关键。假如股市的大环境支持指数上行,有什么资金会去执意做空股指呢?反过来说,假如股市的大环境不支持指数上行,又有什么资金会去盲目做多股指呢?鉴于期货本身的杠杆效应就大,如果有这样的资金,在笔者看来只有一个解释:钱多得烧坏了脑子。
回到当前的A股,本周大多数日K线并没有出现向上走势,沪综指再次对半年线支撑进行了考验,而中小板综指倒是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日K线已经是“十连阳”,“002集团”几乎每天都占据着深市涨幅榜前列的大多数席位,风格转换依旧“爽约”。目前来看,由于股指期货标的的特殊性、对紧缩政策的担忧、房地产行业的高敏感性、上市公司业绩依旧在提升、权重股估值并非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主板指数恐怕还是很难有突破性走势,笔者建议投资者不妨采取“掐两头取中间”的投资策略。
其主要含义有三:一是品种选择上去掉市场关注的两个焦点:“大众”权重股和“明星”中小盘股,选择并非焦点的品种。所谓“大众”权重股是指类似中石油、工行、万科这样的权重股,或者说股指期货的标的股票都可以回避,因为它们是机构资金博弈的战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双边市中,恐怕“原地踏步”的走势很难避免;而“明星”中小盘股是指短期涨幅巨大的个股,回避此类个股的原因众所周知。
二是从图形上排除掉“旱地拔葱”和“垂头丧气”类个股,选择盘整时间较长且有重心抬高趋势,甚至刚刚向上突破箱体的品种,最好盘中时常出现大手笔的整数买单。“旱地拔葱”表明资金获利丰厚,回吐概率开始加大;“垂头丧气”表明鲜有资金关照,在市场没有显著系统性机会的时候,往往会随波逐流甚至进一退二。在某一箱体内盘整表明资金在“见机行事”,一旦有向上突破迹象,表明资金吸筹充分或者主力对大趋势判断乐观,此时搭上“顺风车”的概率相应加大。
三是在市值和价格选择上尽量去掉两头。超大市值个股里面资金混杂,难以有同步行为,而超小市值个股尽管介入资金相对简单,但“一个人说了算”的现实也往往让“搭车者”措手不及,所以不妨选择市值相比适中的品种,资金腾挪较为方便。绝对价格很高的个股往往是依靠某些题材支撑,一旦题材落空或者不再热炒,其“地心引力”作用不可小觑;而绝对价格很低的个股往往缺乏想象空间,希望这类股票“鲤鱼打挺”也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