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晶晶:将商品纳入你的投资组合中······ 分享日记 fxplus.cn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楼继伟10月28日在举行的“第三届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称,该公司用于海外的投资资金已投放近一半,重点是大宗商品领域。楼继伟称,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大宗商品价格密切相关。中投公司需要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大宗商品。此外,中投公司预计中长期通货膨胀预期会抬头,还预计主要货币可能会贬值,并达到新的平衡。
其实长期以来,商品投资作为一种对冲通胀以及分散系统性投资风险的工具一直都是资产配置里不可或缺的品种之一。
研究表明,91.5%的报酬来自于理想的资产配置,对于大资金投资来说更是如此。因此要实现资产稳定增值的目的,投资组合配置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研究同样表明在一个资产管理池中配置15%-20%的期货产品,可以显著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同时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因此对于一些资金量比较大、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客户来说,将商品期货作为自身投资组合中的一部分能够得到更好的收益效果。
不同配置的投资组合风险收益对比
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商品为什么能起到平滑收益,降低投资组合整体风险的效果呢?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中证明将相关性很低,甚至负相关性的投资工具配置到同一个组合中能够有效地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而商品和股票或债券市场的相关性就很低。从下图可以看出,1980-2005年间,美国的期货投资基金和美国以及全球的股票市场都呈负相关性,而和债券市场的相关性也仅有0.2左右。
管理期货和股票、债券的相关性对比
长期以来,商品和股票等市场的相关性偏低说明影响期货市场的因素和影响股票市场的因素不尽相同;而同一因素对商品和股票价格的影响也有所区别,甚至是相反的。比如当大宗商品价格上升时,对于企业利润增长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高企的价格可能导致成本上升。而股票价格却是和企业赢利能力挂钩的,因此商品价格和股票价格的走势时常会相反。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股票投资组合里加入期货能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
但是,自从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商品市场和股市就开始呈现持续的正相关性,特别是和宏观经济联系紧密的品种,比如金属和大盘的相关系数就一直保持在70%-80%左右的高位,沪铜期货价格和有色板块股票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沪铜指数和沪深300指数走势对比
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就没有必要将商品纳入投资组合中对冲风险了呢?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期货市场不同于股票市场,具有做空机制。因此在买入股票后如果希望对冲手中头寸风险则可以选择在期货市场上做空相应品种,当两个市场同向运动时,可以用一个市场的赢利弥补另一个市场的亏损,形成一个保值效应,同样降低了投资组合的风险。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推出股指期货,因此现在市场有一个现象叫“机构散户化”。虽然近几年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后,股票投资上的机构持仓比例超过60%,但是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和散户一样,也是在追涨杀跌。而股指期货则可以为股市增加倒车和刹车的机制,使得股市走得更加稳定。机构投资者利用股指期货来套期保值,也更敢于长期持有股票。
因此对于追求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来说,无论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呈正相关还是负相关性,投资者都可以将期货作为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的工具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