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年代的人讲述春节故事,很温暖!…… – 分享日记

三个年代的人讲述春节故事,很温暖!……

岁岁年年,又到了一年新旧交替的时候。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每个人都在变,微信红包、支付宝集福、旅游过年……过年的花样越来越多,传统的年味却仿佛越来越淡。春节,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段记忆影像。

70后那时的年味,是鲜活的。

物质已经不那么匮乏的80年代,过年是一件头等大事。在我们那个南方农村里,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为过年做起准备。打年糕,做麻糍,祭灶王爷,洗洗刷刷,一直忙到除夕。

正月里,女人们才开始坐在一块嗑瓜子,拉家常,男人们就三五成桌,聚在一起打牌。等到大年初三戏班子来到村里的时候,才是过年的高潮。台上戏腔百转千回,台下老人们半眯着眼;小孩子们揣着一点油皮纸包的酥皮点心,在人堆里来回钻;戏台旁的空地上,则是更热闹的扑克战场。

那些从外面回来的年轻人,穿着当时最时髦的尼龙绸夹克、羊绒衫、皮大衣,兜里鼓的,坐在牌桌上,兜里瘪的,也兴致高涨地围着看。刚置办了彩电的家里,也是人声鼎沸,电视机正飘来李谷一的《乡恋》:“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心中……”

村子不大,百丈高楼还未起,却是满满的鲜活年味。

80后团圆是不变的主题

大学毕业后,开始了在外漂泊的生活。春节前夕,买票成了最大的战役。那时候还没有各种抢票软件,常常要天寒地冻地排几个小时队,然后在春运大军中拥挤、辗转,在家却只能待上个把星期。08年大雪封路的时候,我从南方往家赶,在路上就花了三天,那种归心似箭的心情实在难以形容。

过年父母会把最好的东西都拿出来,嘴上有嘘不完的寒,问不完的暖。每当过着这样短聚久别的年,心里总会怀着一股离愁,只想着在家里多待些时日,陪陪父母打几副牌,搓几圈麻将。

后来在外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每年带先生、孩子去父母家过年,变得愈发奢侈珍贵。还好先生也是个热衷牌桌的人,愿意整天整夜地陪老人一块热闹。父母为了留我们多住几天,也是变着花样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为了让外孙可以用iPad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去年他们还装上了宽带和WiFi。

能这样和家人一起团圆,度过轻寒料峭,迎接新年生机,对我来说就是一年中最幸福的事了。

90后除夕,是饺子春晚,加上整晚的麻将

90年代商品房开发初期,我们家住进了县城里的板式楼。整齐的盒子建筑罩着一层窗栅栏,架起空调机和油烟管道。除夕这一天,等到家家户户都贴上红彤彤的春联窗花时,楼道的空气中都会洋溢起过年的喜悦。

主妇们会一大清早去采购肉馅,一定得是肥瘦四六开的上好猪肉。家里人多的,要用大脸盆才能完成调馅、和面,然后全家一起上阵包饺子。在接下来这顿年夜里,最让人期待的,当然是吃到某个饺子里,那枚名为“好运”的硬币了。

除夕以及正月的每个晚上,是被电视机统治的。为了热闹,早早地吃过晚饭后,左邻右舍会聚到我家看电视。当赵忠祥的声音响起时,小孩子们争着抢个好位置,大人们早就在电视机前摆好了麻将桌。陈佩斯和朱时茂已经成了春晚的老面孔,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生怕错过赵本山的小品,毛宁的歌。麻将声伴着春晚的钟声,组成了我们一代人的除夕印象。

不同的时代将春节渲染上不一样的色彩,但不管是80年代、90年代,还是21世纪,过年始终少不了“团圆”二字。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