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一生都无法超越的女人!…… – 分享日记

武则天一生都无法超越的女人!……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一生雄才大略,文武双全,被尊为“千古一帝”;可以说唐朝成为历史上最鼎盛王朝,唐太宗功不可没,其功绩堪比秦始皇、汉高祖。

唐太宗的皇位来的也不是很光明正大,不仅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还逼迫老爹李渊退位。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却对一个女人魂牵梦绕一生,这个女人就是唐太宗的正室,长孙皇后,历史上称之为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一族因是北魏宗室之长,在孝文帝改革时,赐姓长孙。长孙家族作为皇族宗室,从北魏至隋以来能人辈出,可谓“门传钟鼎,家世山河”。

长孙氏的父亲长孙晟有一箭双雕的美誉,且在军事外交上也颇有建树。长孙晟长期处理隋与突厥的关系,曾使计分化突厥,对突厥分裂有极大贡献。突厥之内,对长孙晟非常敬畏,听闻他的弓声,认为是霹雳,见到他骑马,认为是闪电。因此,长孙晟家得到霹雳堂的称呼。长孙氏就是这样一位出身贵族世家的名将之女。

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和李世民是少时好友,后来长孙皇后在13岁的时候就嫁给了当时才16岁的李世民;从此开始了与李世民互爱互信,相知相伴的一生。

隋末时期风云动荡,豪门贵族也难免受到影响,年纪轻轻的小两口,就已经收到了各种挫折,如李世民的母亲病逝、将长孙兄妹一手带大的舅父高士廉被贬等,虽然这对刚新婚燕尔的小两口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二人在逆境中互相安慰,扶持激励彼此,关系越加融洽。

李世民在外作战勇猛,立下赫赫战功,手下也招揽了大批顶尖文臣猛降,被李渊所忌惮,原本李渊是想杀掉李世民的,加上太子齐王与后宫妃嫔时常往来,经常联合在高祖面前谗害李世民。眼见多次在外浴血征战的丈夫与皇帝疏远,又为太子齐王所嫉,秦王妃直接出面缓和矛盾。

她常常在宫中出入,孝顺高祖李渊,同后宫妃嫔交往,以弥补丈夫与皇帝的嫌隙,在后宫中为丈夫存留助力。在尚书右仆射萧瑀和太子少保李纲等人的鼎力支持下,高祖李渊最终没忍心对李世民下死手。秦王妃长孙氏等人同心影助为秦府的绝地反击赢得了宝贵的备战时间。

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通常站在丈夫身后的长孙氏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丈夫身旁,从容勉励将士。将士们无不感激秦王妃的亲自慰勉,因此更奋发无畏。妻子无所畏惧地生死相随不离不弃,更激励着丈夫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以秦王的完胜而告终。

长孙皇后好读书,一生帮助李世民颇多;后来贵为皇后,还经常与丈夫一起地共执书卷,谈古论今,从容以对,发表独特见解,对丈夫与朝政大有裨益。唐太宗对长孙皇后一向爱重。登基之后,对长孙家族常常恩遇逾制。

但是长孙皇后深以盈满为诫,说服胞兄让位,在太宗恩准下,长孙无忌得以闲职高薪退避宰执之位。长孙皇后还利用自身对丈夫的影响力来护慰朝廷贤良,匡正丈夫的过失。长孙皇后一方面欣赏“庇护”着魏徵那些敢于直言的忠臣,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提醒着李世民要行仁政。

可以说,李世民一生的功绩中,有一半属于长孙皇后;但是如此佳人,却不幸早逝,年仅36岁;太宗悲伤不已,遵从皇后遗愿,营山为陵,是为昭陵。纵观长孙皇后的一生,她与太宗从少年结发,一起互相扶持,走过了二十三载。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一与之齐,终身不改。”

这也是为何即便李承乾没能当上皇帝,最后也只有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争夺,就是因为这三个儿子都是长孙皇后的儿子,李世民绝不准许别的儿子来争夺。

唐太宗对长孙皇后所生子女的溺爱事迹还有很多,古人云“母爱者子抱”太宗对于长孙皇后子女的宠爱即便在长孙皇后过世后也丝毫不变,反而更加依赖,怜子而思母。男人总会爱他所爱之人生的孩子,这一点,即使帝王明主也不例外。

长孙皇后出殡,李世民“亲临宵载,义追深远”,更亲自为长孙皇后撰写碑文。之后太宗又做了件前所未有之事。他认为仅是在寝宫陵殿安奉皇后并不够,于是命人在元宫外的栈道上修建了宅舍,令宫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

唐太宗死后入葬元宫,唐高宗李治希望继续保留栈道起舍,却被大臣谏止,理由是,按照旧例,“只有寝宫安养供奉之法,而无陵上侍卫之仪”。可见这种在寝宫陵殿之外再修宅舍对已逝之人供养如生方式,为李世民首创。在李世民心里,长孙皇后永远是活着的。

在唐太宗死后,入葬昭陵,在元宫中等待了十三年的长孙皇后终于又一次与丈夫聚首。正所谓“伉俪之道,义期同穴”。长孙皇后和太宗生同寝死同穴,不负夫妻之义,伉俪情深。

至于武则天,很多时候,唐太宗也是只将其当做幼时的长孙皇后而已,但终究武则天不是长孙皇后,这是装不出来的。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