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不是只配做家庭奴隶?…… – 分享日记

她们是不是只配做家庭奴隶?……

她们是男主人的性工具,为家庭忙碌一生。

她们被称为妻子,母亲,主妇。

开篇语来自于贝蒂·弗里丹的《女性的奥秘》(又名:《女性迷思》)。

1963年出版的这本书,被认为是美国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的启蒙。

1966年,贝蒂与人联合创立了组织NOW(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 全国妇女组织)并担任主席。

1966年-1971年,美国掀起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

从创立组织进行活动,到其他地方的女权主义者自己创立的活动,再到不同主题的游行示威。

运动从白人中产女性领导,到有色女性参与并创立分支,再到性少数群体分化出来并创立自己的机构组织。

参与这个运动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及背景,不断地冲击着美国男权社会。

当时的美国“只限男性”写在广告上,歧视处处可见。

学历相同的情况下,女性只能获得男性60%的收入。

收入相同的情况下,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女性与高中学历的男性薪资相等。

直到现在,女人靠皮相吃饭还是受众人追捧。

选美大赛美女如云,都是环球小姐。

相对地,环球先生倒没听说过。

年轻女孩走在街上,不免引得男人注目,评头论足,习以为常。

这场运动中女人们烧掉不被认可的学位证书。

禁锢,折磨,隐忍,歧视。

都去死吧。

多年的愤怒支撑着她们,掀起这场影响后世的运动。

她们无所畏惧,为自己权利抗争的女性最美。

1970年,贝蒂卸任之后组织了全国性的“女性平权大罢工”,仅纽约就有超过50000人参与。

我一直认为意识的觉醒,受经济政治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在女权方面有点像现在的中国。

虽然我们没有游行,没有呐喊,但所有人心照不宣。

大概是十多年前看过一条新闻:中国人口峰值将出现在2025年前后。

当时还特别不理解,人不是越生越多么?也是那时候第一次听说:丁克。

前一段时间,朋友开玩笑说:国家要收单身税。

虽然后被辟谣,但“年轻人不想结婚”“丁克增多”已成事实。

因为我们都明白,婚姻对于男女双方都是大事,生儿育女更是需要持续二十多年的浩瀚工程。

(以2013年为基准价格,假设未来消费预期不变,每个儿童每年平均抚养成本约10454元,将孩子从出生抚养到5周岁(6周岁前)则需要花费62726元)

特别是对于女方来说,结婚不只意味着成为妻子,还要成为孩子的营养师,家庭教师,厨师,司机,保姆……

男方还是照常上班赚钱,可以事业有成。

就算现在女性家庭主妇少了,但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还是没有变化。

也没人去问:为啥一定要这样?

年纪到了,该结婚了,年纪到了,该生子了。

对未来的迷茫与恐惧,让我们选择妥协:等老了,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不管你现在是否愿意。

那要是老了后悔当年妥协,我能再活一遍么?

她身兼数职,拥有多种技能,却只有一个名称:母亲。

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被困在家里。

没有赞扬,没有崇拜,没有薪水,没有任职期限。

我们都说:女性本弱,为母则刚。

现在再看,女性本身具有刚强有力的一面。

但在长期的自我压迫与自我贬低中,这一面只有在维护挚爱时才会表现出来。

丈夫,父母,孩子都是你的挚爱,你为保护他们可以凶狠刚强。

可你为何唯独忘了从始至终跟随并深爱你的自己呢?

当自己遭受不公时,为何要一再忍气吞声?

对于婚姻生育,我想说——

你有权决定你的身体与生活,任何人无权干涉。

人啊,活得太听劝,总会迷失自己。

所以,过你想过的生活,而不是该过的生活。

来到世上,你没有任何义务成为谁的妻子与母亲。

反而,你有责任成为你想要的自己。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