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生活态度观察:酒局上的年轻人宁可喝到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 分享日记

年轻人的生活态度观察:酒局上的年轻人宁可喝到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又“批评”中国了。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2018年酒精与健康全球状况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饮酒呈下降趋势,但中国一路高歌猛进。

中国人均酒精消费量从2005年的4.1升,增长到2016年的7.2升,近乎翻了一倍。中国人终身戒酒率则从2005年的50.9%,下降到2016年的42.1%。

在喝酒上,中国人也堪称战斗民族了。《2017年酒仙网饮酒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酒友们共喝掉43304208瓶酒,喝掉的酒连起来可以绕地球129圈,广东、山东、北京位居最能喝省(市)的前三名。

不容忽视的是,酒桌向来是中年人的战场,但年轻人也越来越能喝了。在酒水消费人群年龄分布中,80、90后占了近七成,其中90后已经占总体份额的21.9%。

随着线上酒水流通互联网化,90后成为线上购物的主力军,对酒类消费市场的贡献逐年增高。

酒是穿肠毒药。早在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中国列为世界酒精“重灾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均高于吸烟。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徐潜表示:过量饮酒肝脏最受伤,因为约90%的酒精都在肝脏内代谢。

即便没有喝醉酒,只要是长期过量饮酒,酒精也会像隐形杀手损毁肝脏。一项发表于英国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中,向公众给出了酒精的安全摄入量——0,也就是说,对于酒精摄入,根本就无“安全”可言。

在北京302医院,每年有超过4万名患有肝病的患者就诊。该医院接诊的肝病患者,反映了中国肝病的发展趋势。2002-2013年,酒精性肝病的比例翻了一倍多。

北京302医院2002~2013年每年接受治疗的酒精性肝病患者例数和占比

摇滚歌手臧天朔曾因一首《朋友》红遍大江南北,仗义、豪爽、能喝酒,是圈内人对臧天朔普遍的评价。9月28日,臧天朔因肝癌逝世,年仅54岁。

不要以为年轻肝就一定好,肝病正呈现年轻化趋势。《柳叶刀》的研究显示,饮酒是目前全球范围内15-49 岁年龄段人群的头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饮酒对年轻人的危害更为显著,20-29岁饮酒相关死亡占这个年龄段死亡的13.5%。

饮酒“杀”人有多种手段,除了自损肝脏,酒驾引起的车祸更是数不过来。据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有近10万人被车祸夺去生命,其中60%的车祸都是由酒驾引起。

酒驾伤亡人群也呈现年轻化趋势,从2017年佛山市涉酒交通事故大数据即可管中窥豹:20-35岁年龄段发生的事故占全部的64%。

眼下,国庆长假来临,年轻人的庆祝活动、朋友聚会增多,酒驾风险也相应增加。

据中国公安部2017年的统计,10月以来,节假日期间因酒驾所导致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工作日要高15%和17%。

实际上我们都误会了,年轻人并没有那么爱喝酒。

说起酒局,不少年轻人都有一股走向绞刑架的悲壮,因为中国人信奉“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

节目《锵锵三人行》曾聊过中国酒文化,认为中国人依靠喝醉酒“出糗”来建立感情。

在中国人看来,酒后吐真言嘛,喝到最后都垮了,什么难看的相大家都见着了,这是最真诚的一面,也叫“把动物的一面表现出来”。

这不免让人想起油腻的中年人,年轻人并不愿意这样,但有时迫于各种现实又不得不喝,因此吐槽连连:中国的酒文化真是奇葩,无论干什么都得喝酒,我就是不喝,所以什么都没搞成。

领导一个眼神,客户一句干了,都是宿醉的理由。真正自己想喝的时候,微微犯晕的时候就够了,谁也不傻去喝那么多。

嘿!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因为中国式酒局总是跟现实有着扯不清的联系,渗透在人际关系、职场升迁、金钱交易、权力寻租的每一根毛孔里。

曾经去外地采访,负责接待的是个93年的年轻人,因为一斤白酒不上头,被招进了公司,工作很是体面。如果留心,你会发现一些招聘广告明确表态酒量好的优先考虑。

有个外国朋友在中国入乡随俗了好几年,已经是个把酒的老手了,感慨说毕竟酒局文化不一样,要在中国谋生,不喝不行啊。

那么,国外的人是怎么喝酒的呢?也这么拼么?

先来看看西方国家,比如美国。

在美国,喝酒是很普遍的事,平时下班甚至中午吃饭都会喝。区别在于,美国人喝酒很日常化,经常喝,但不会拼。美国人是天天喝酒,但喝得不猛。

再来看看东方国家,比如日本。

首先,日本没有劝酒的文化,第一杯干,都是随意的。

其次,如果日本人真的要猛喝一顿,通常都是预知到的。不会碰见出去的时候没有预计要喝酒,但是是开着车出去的。

再者,日本人酒局不太喝酒,他们会吃完饭换个地方再喝,然后换个地方再喝,喝到末班车已经过了就找个酒店睡,或者喝到早上,所以酒驾的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留得健康在,不怕没酒喝,要避免喝吐,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首先记住一条铁律:开始便拒绝,比开喝后停下来容易得多。

作家梁文道分享经验说,酒局开始把不能喝酒的原因,诸如宗教信仰、身体原因摆出来,大家还真不劝你。

但是有人会担忧,这么做会不会破坏人际关系?因为中国的酒文化,有点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会考虑别人的感受——给个面子嘛。

梁文道觉得反而不会,因为你在划线,用另一种方法来建立关系,比如去演讲,谈一个什么事,就是这样一个关系,关系就这么清楚,不要再超越这条线。

另外,自从2011年“醉驾入刑”后,中国人早就有了可以挺起胸脯的拒酒理由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当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毫克/100毫升时判定为醉酒驾驶,醉酒驾驶作为危险驾驶罪将会被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

对比醉驾入刑前五年和后五年的数据会发现,全国年均因酒驾醉驾导致交通事故数、造成人员死亡数、造成人员受伤数,分别下降了8.9%、13.7%、17.8%。

其实,喝酒本可以是一件美事,美食家蔡澜先生说,喝酒喝到呕吐就比较低级,要喝到微醺,快乐的灵魂飞起来,这个就能享受喝酒的乐趣。

愿你在这个长假,能玩得嗨起来,也能喝到快乐的灵魂飞起来。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