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听“人渣”的故事-关于张扣扣案…… – 分享日记

我想听“人渣”的故事-关于张扣扣案……

作者:猛哥

写在前面:

此处“人渣”特指犯下残忍命案的凶手,正当称呼应为“犯罪嫌疑人”或“罪犯”。

本文不为抬杠,作为一个前媒体从业者,不吐不快而已。

1

我读书不多,没什么文化,懂得一点道理也都是跟别人学的。

刚入行时,先跑社会新闻,打打杀杀居多,常跟两类人接触,即:受害人(或家属)和施害人。

前者,本已身心俱戕,生怕造成二次伤害,但从专业主义出发,又不得不刨根问底,十分纠结。

后者,如何取得Ta 们的信任,让Ta 们真实客观地讲述作案缘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尴尬的是,这两类采访都不被理解。记者要么被骂冷血,吃“人血馒头”;要么被骂博眼球,给凶手“洗地”。

记者真是造孽,就这么里外不是人。

咋整?

去问高人。

贾叔叔说,面对受害人,就得狠下心去提问,如果张不开口,趁早改行。

钟师傅说,面对施害人,要有同理心,但不可过于沉溺其中,要学会抽离。

愚笨如我,从业以来,都是如此操作,倒也没出过什么纰漏。

结合近日社会热点(北京一小学被辞退校工伤害学生),今次专门说说第二种情况:还有没有必要去还原一个凶手的人生,当然从经验出发,Ta们的人生大抵是残缺的。

那么残缺的人生故事值得聆听吗?

2

学新闻的人应该都知道《冷血》这本书,非虚构写作的开山之作。国内一流的特稿作者都从中汲取过营养。

1959年11月15日,夜,堪萨斯州,霍尔科姆村。几声枪响,良善温和、广受尊敬的克拉特一家惨遭灭门,就连两个孩子也没能幸免。

凶手异常凶残狡猾:被害人均被击中面部,电话线被割断,子弹壳也消失不见。一时间,平静的村庄陷入前所未有的猜忌与恐惧,案件震惊了整个美国。

作家卡波特立即赶到当地,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访谈和调查,对象包括死者亲友、邻居、当地警察,以及两名犯罪嫌疑人——佩里和迪克。

案件逐渐得以还原,两名凶手从这起谋杀案中得到的只有几十美元、一副望远镜和一台收音机。

迪克是惨案的主谋,但在现场却不敢开枪,只是疯狂而慌乱地寻找发射过的子弹壳。

佩里更是分裂。作案过程中,他将克拉特先生放在床垫上,他说:“我不想伤害这个男人(克拉特先生)。我认为他是个非常可亲的绅士,说话和气。直到我割断他喉咙那一刻,我还是这样想的。”

他还给克拉特夫人拉过一把椅子,为凯尼恩(克拉特儿子)脑后垫上一个枕头——为了让他更舒适一些,还为阻止迪克强暴南希(克拉特女儿)而发火。

但最后,他眼都不眨地把他们一一枪杀。

令人咋舌。

这两个“人渣”真是十恶不赦的天生的坏蛋吗?

迪克,成长在一个正常的环境里,他也一再强调自己是个“正常人”。

他妈妈说:“也许我教养迪克的方式的确不对,不过我并不知道我错在哪里。我想寻找原因,找的头都疼了。我们是普通人,乡下人,和别人一样生活。”

他极端自私,欺弱怕强,但对生命依旧心存敬畏——案发时,他甚至都有没勇气拿起枪。

至于佩里,他的家族整个就是悲剧。母亲后来以一个贫困的酗酒妓女形象死去;大姐在喝醉以后从旅馆窗口坠楼,然后被出租车撞得四分五裂;哥哥在发现自己的妻子因为家庭琐事分歧而寻死后也自杀了;父亲被人在家里发现尸体,死因是猎枪走火;唯一存活的人是二姐,与世隔绝。

他从未感到过幸福,从未被当做一个“人”来看待,在他的意识中,“人非真实的造物……对自己的命运还是对受害者的命运,都抱无所谓的态度。”

可他却为流浪狗流泪。

真是荒谬。

没有人天生“冷血” 。Ta们只是被困在了人性的迷宫中,找不到出路。

3

迷宫里的人走不出来,迷宫外的人能不能走进去呢?

张扣扣案这两日又搅动了舆论神经,莫衷一是。

辩护律师称,张扣扣自小目睹母亲被人打死以及在街头被公开解剖的惨景,给心理造成巨大创伤,成年后也难以愈合,终于拿起复仇的刀。

检方则称,张扣扣性格有缺陷,三观不正,对金钱充满渴望,但又不勤奋还缺乏技艺,终被时代抛弃,这才报复社会。

律师的辩词充满温情,试图晓之以理之外,以情打动法官,但过于炫耀文采。

检方的公诉书看似法理严谨,条条有依据,事事有出处,但透露出公权力的倨傲。

是刀下留人,还是执行死刑?

张扣扣的人生无疑是残缺的,律师和检方给予了完全相反的解读。

律师认为,母亲的不幸是他残缺人生的源头;检方则矢口否认,认为大好时代,人人皆有可为,他的失败归结于不愿意奋斗。

就连张扣扣的自首都能引发分歧。律师称这是出于人性尚未泯灭,检方却称是走投无路的被迫选择。

不难理解,控辩双方都是从有利于己方的角度来阐述。

如果是秉持不偏不倚的媒体来对张扣扣做一次专访,又会还原出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

遗憾的是没机会了。

4

这种遗憾15年前就有一次。

2004年3月,马加爵在三亚落网,海南警方连夜提审。

出乎警方意料的是,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变态杀人恶魔”的马加爵几次向审讯人员提出要见《南方周末》记者,要接受他们的独家采访,要说说出自己的作案经过、心理历程和逃亡情况。

据马加爵供述,他在逃亡的过程中,也曾经几次想联系《南方周末》,但因为多种因素,最终未能实现。

获悉后,《南方周末》特稿记者李海鹏立即准备动身前往三亚。

但是记者会见马加爵需要得到海南省公安厅一位分管副厅长的同意。海南省公安厅政治部回复称,“厅长说不同意,要请示公安部。”

《南方周末》编辑部通过各种渠道努力争取,未果。一天后,马加爵被移交给前来接收的昆明警方。

也许马加爵有很多话想对他信任的《南方周末》说,但是没有机会了。在移交前的那一刻,他双手捧着一根烟,猛抽。警方试图用抽烟让他平静下来,但没有效果。

《南方周末》就这样错过了采访马加爵的机会。无论对于马加爵本人,还是对于急切想了解马加爵的民众,都是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为没有权威媒体的报道,社会上从个人心理成长、城乡贫富差距、校园环境等对马加爵进行解构,甚至网上还流传一首专门为马加爵写的歌。

后来《南方周末》综合外围信息,发了一篇题为《还原马家爵》的稿子,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剖析一起恶性犯罪如何发生。

这篇稿子很赞,但总归是“隔靴搔痒”,李海鹏在其采访手记《山水飘摇》中也提到这一点。“我错过了探求一个大学生的复杂内心的机会”。

对于马加爵,李海鹏一直想问的是,他为什么要杀人,到底哪里出了毛病。“对于如何利用最老土的问题开启被采访者的心扉方面,我一向还算是有些心得。可惜的是,这一切只能在年终时想上一想而已。”

5

现在也都只能想一想。

15年前,真实的马加爵不可知,他留给外界最深的印象就是那张消瘦黝黑的脸。

15年后,真实的张扣扣也不可知,他留给外界最深的印象是指认现场时,目光低垂,生无可恋。

人性实在太幽暗了。

但,人性犯罪是可解释的,有因果的,不完全是道德层面的,在社会犯罪预防机制上,都是可疏导、可预防的,予以充分报道后,可更具有建设性。

所以,听听“人渣”的故事很有必要。

卡波特得以跟佩里和迪克连年长谈,他说:“我并没有让他们下地狱,我只是告诉他们事实,但是在他们看来,事实就是地狱。”

穷尽两个“人渣”的故事之外,他亦有彻底自省:

我是个酒鬼。我是个吸毒鬼。我是个同性恋者。我是个天才。即便如此,我还是可以成为一个圣人。

我和凶手像是同一间屋子里长大的孩子,只不过我从前门出来,他走了后门。

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参考资料:

1.“冷血”,杜鲁门·卡波特,南海出版社

2.“马加爵:一个《南方周末》曾经的读者”,成功

3.“真实的卡波特及其《冷血》”,《外滩画报》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