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你们老去…… – 分享日记

看着你们老去……

2002年,我有了第一台数码小相机,开始为已经退休的爸妈拍照片,陆陆续续拍了十多年,我和镜头,见证了他们不易觉察的老去。今年五月初,妈妈离世,我开始整理这些“随手拍”,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积累了上万张。这些寻常生活中被定格的瞬间,无法停下岁月的脚步,却成为了我和爸妈对往昔共同的记忆载体。

2002年夏天,父母从家来到200多公里外的广州看望我,在珠江边留影。这一年爸爸66岁,妈妈61岁,分别已退休6年和11年。

2002年春节,父亲在装扮新买的年桔。按照家乡风俗每年过年他们都会买一盆桔子,挂上彩带和红包并贴上红纸。

2002年夏天,我们三兄弟和父亲到城市郊外的水塘钓鱼。钓鱼在我们小时候是父亲给家里改善伙食的一门技术,现在成了他退休后的爱好。

2003年元旦,父母穿上新订制的唐装合影。这一年春节后,他们的小儿子(我)远赴北方工作,此后的七年间每年只回家一到两次。

2003年元旦,父母换上了新定制的唐装。那是他们这么多年来唯一的一次追赶当时的服装“潮流”。

2003年元旦,父母换上新年的挂历。挂历上可以一天天地数出距离子女们回家的天数,可以标记容易忘记的事情。

2003年春天,父母坐在客厅里闲聊,聊着聊着,父亲打起了瞌睡。

2004年春节,父母在公园的花坛前合影。这一年夏天,他们二儿子的孩子出生,要照顾孙子的父亲将抽了四十年的烟戒了,身体开始发福。

2004年春节,父母逛公园走累了,坐在路边有说有笑。那时候他们的身体都还好,一晃眼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

2004年冬天,父母在家中的阳台上晒太阳。冬日的晴天里他们会花大半天的时间呆在阳台上,这些场景至今我仍历历在目。

2005年春节,逛街中的父母。这一年的秋天,妈妈不幸中风,随后身体开始消瘦,父母的胖瘦在几年后掉了个个。

2005年春节,父亲抱着半岁的孙子,小朋友第一次收到过年利是。

2005年春天,母亲在教堂里做祷告。那时候家离教堂比较远,母亲行动不便,父亲就每次都陪着她去,然后在外面等着,从不进去。

2006年夏天,我花了一个多月的工资买了第一台数码单反,休假回家时拿着新相机在家中阳台帮父母拍下这张合影。

2006年春天,母亲在“消灭”盘中的最后一点鱼肉。她中风后身体衰弱,胃口不好,吃饭也往往落在最后。

2007年秋天,父母在郊外公园合影。这一年他们去了一趟香港,距离他们上一次出“远门”去北京已过去十年。

2007年秋天,父亲鼓动母亲一起到郊外的森林公园爬山。在父亲的搀扶下,母亲好不容易才爬上这一段台阶。这在我的记忆里是她最后一次走这么陡的路。

2007年秋天,父母到郊外一处山上取水。父亲喜欢用这些山泉水烧开后泡浓茶喝。

2008年春节,父母在步行街上合影。这一年他们的大孙女考上了大学,二儿子去广州工作,不能再常伴他们左右。

2008年春节,为了准备年夜饭,父母在厨房忙碌着。

2008年春节,父亲陪母亲去配一副老花眼镜。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受白内障影响,他们的视力也越来越差。

2008年秋天,参加孙女生日聚餐的父母。母亲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接过孩子送上的蛋糕然后又“转赠”给父亲。

2009年,国庆期间,父母在北江边留影。这一年他们5岁的孙子也学会了拍照片。

2009年秋天,父亲观看才5岁的孙子刚拍的照片,乐不可支。父母的晚年生活平淡,还好有孙辈们不时带来一些欢乐。

2009年冬天,在户外晒太阳时,父亲帮母亲剪指甲。

2010年春节大年初三,父母到南华寺上香后在山门前合影。这一年我回到广州工作,离家里近了,每个月周末几乎都回家一两次,给他们拍照的时间也多了。

2010年2月16日,大年初三,到南华寺上香后,父母在路边等车。这几年每年过年,母亲都要寺庙许愿和还愿。

2010年春节期间,父母到市博物馆看展览。其实他们不一定对展览的内容感兴趣,但出门走走总好过老是呆在家里看电视。

2011年兔年春节,父母在公园花坛一只“兔子”前合影,这一年母亲的身体还可以,我们几个子女每个周末都会陪他们在城市周边游玩。

2011年夏天,父母和家人一起到郊外的森林公园野餐,父亲习惯了睡午觉,一吃完午饭就犯困。

2011年秋天,当地举办旅游节搞花车巡游,父母也出门去凑凑热闹,结果等了半天还不见有花车来,干脆就坐在路边。

2011年秋天,父母结伴到菜市场买菜。即使家里使用冰箱,他们还是习惯了每天只买当天的菜,逛菜市场成了他们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

2012年龙年春节,父母在公园花坛的一条“龙”前合影,这一年里父母去香港看望了姐姐,然后又来广州,这是他们近5年来出门最长的一次旅程。

2012年春天,父母到离家四百公里远的地方去看望女儿和外孙女。来到姐姐刚搬的新家,母亲按照老家的习俗带来了新买的碗筷作为“贺礼”。

2012年春天,父母和送行的外孙女道别,母亲对她千叮万嘱。这些年,每一次和亲人分别时他们都会依依不舍。

2012年春天,父母在广州坐观光电梯,母亲恐高,每次坐这种透明的电梯她就别过头来不看外面。

2012年春天,母亲在打胰岛素。刚开始时都是由父亲帮她打针,后来她嫌父亲心急,眼神也不好,每次都打得比较疼,干脆学会了自己打。

母亲常用的胰岛素注射器和老花眼镜。

2012年夏天,在郊外游玩时,母亲接到远方的女儿打来的电话。到了晚年,父亲和母亲最离不开的“现代化产品”就是电话和电视。

2012年夏天,母亲在高铁站送别回来看她的女儿和外孙女。最近几年,每一次和亲人分别他们都会依依不舍。

2012年夏天,母亲在卧室留影。最近几年由于身体不好,她成了医院的“常客”。

2012年夏天,母亲在厨房里洗刷锅碗。母亲中风后,煮食基本由父亲负责,母亲遵照医嘱保持适量的体力活动。

2012年秋天,在郊外游玩时,母亲说不如包些粽子给儿子们吃吧,父亲就去到路边采摘粽叶。

2012年9月30日,中秋节,母亲在家里给观音上香,保佑自己和家里人平平安安。那天儿子们都回到家里吃团圆饭,母亲的精神也格外好。

2012年冬天,在家里的楼顶上,父亲准备晾晒自制的腊肠,母亲则负责在此看管同时晒晒太阳。其实他们不大喜欢吃腊味,这些都是给子女、孙辈们准备的。

2012年冬天,黄昏时分父母走在郊外的林荫路上。每个周末和子女一起出游是他们晚年生活里最乐意做的事情。

2013年蛇年春节,父母在公园花坛的一条“蛇”前合影,这一年里父亲陪母亲来广州治病并住在我处,这也是在我工作后我们仨住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2013年春节,我们一起去看烟花,母亲留在车上,父亲则带着孙子挤到人群里。

2013年春节,父母逛公园时发现一块专门给游人拍照留念的喜庆的布景板,排了一会儿队后,终于轮到了他们,我刚举起相机一个小朋友好奇地闯进了镜头。

2013年春天,父母在广州沙面游玩,对那里排成一队的小孩子雕塑逐个都摸了一下。

2013年春天,父母来到广州看望我。父亲对我房子的门锁不放心,非要换一把新的。通常父亲干活的时候,母亲都喜欢在一旁“监督”。

2013年春天,父母来到广州,刚住下就在偷偷准备“红包”,他们总是有很多理由给你突然来一封“利是”。

2013年春天,母亲在吃力地看着一张药品的说明书。随着年纪的增长,她的视力也越来越差。

2013年春天,母亲在广州住院,她还记得那天是父亲的生日,在病床上给他包上一封“利是”。

2013年夏天,母亲在缝补掉线的枕头套,母亲怕冷,即使是在盛夏时节她也披着毛巾保暖。

2013年夏天,父母在公园乘凉,母亲不知道为啥突然不高兴了,放暑假回来看望她的外孙女在用树叶逗她。

2013年夏天,白天在客厅里睡着的母亲。那段时间,她晚上失眠,白天却随时都有可能睡着。

2014年1月,父母结伴来广州看望我,时光已经过去了一轮,我再一次为父母在珠江边留影。

2014年春天,父母最后一次一起来广州。母亲本来是打算过来住院的,由于床位没着落暂时住在我处。

2014年春天,母亲再次入院。这一次她病得特别重,父亲和子女们轮流在医院陪护。4月29日,父亲对母亲说,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到时候给你过节吧。母亲却说,我怕是等不到那天了……

2014年5月7日,母亲离开我们的第5天,父亲在房间里借着灯光钉钮扣。母亲一直都是全家人的“精神核心”,她走后,家里冷清了许多。

2014年5月11日,我接父亲来广州住一段时间,在火车上他困了。那天刚好是母亲节,以往都是我们仨一起出门的。

一个月后,父亲还是回到了家中居住,他说等冬天再来。常年陪伴他的只有客厅里的电视机。

2014年夏天,我陪父亲去家附近的市场买菜。我们回家吃饭的话他买菜时总要费点心思。

2014年夏天,透过厨房玻璃门上的花纹,看到父亲在里面忙碌的身影。

父亲做的客家酿豆腐,这也是母亲最爱吃的一道菜。

2014年6月15日,那天是父亲节,父亲一早去买了份报纸回房间看,上面刊登有我拍摄的他和母亲晚年生活的图片专题。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