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万元=重势不重价······ 分享日记 fxplus.cn
朋友是家绿色食品公司的厂长,姓牛,他的生意不错,产品几乎全部外销日本和欧洲等地。一日闲聊时谈起了生意上的事,牛厂长眉开眼笑,
说厂里现在生意越来越红火,每年仅面粉就要用掉七八千吨。正好2004年我公司接触了小麦套期保值,就把此事和他谈了谈,牛厂长竟然极感
兴趣,说想立即进场体验一下。我问其是否听说过期货市场风险很大,牛厂长豪言:“先投10万元,大不了赔光或者拉麦子做面条!”他说前
几年他曾搞了块地投资仙人掌种植业,结果却弄得血本无归。“无论搞什么总是有风险的啊!”牛厂长动情的说。
牛厂长开始了解小麦的现货行情并数次向几位面粉供应商咨询小麦价格的动态行情,但总觉得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报价不太吻合,于是干脆
只看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价格。
在牛厂长的全权委托下,我分秒盯住盘中小麦交易行情,并时不时地在电脑上查阅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的小麦现货价格的变动情况,丝毫不敢怠
慢。经过一段时间的盘中行情观察和现货价格的跟踪,通过牛厂长的基本分析和我的技术分析,我们“双剑合璧”,研发结果出来了:两线交
叉在一点上—当硬麦501合约出现1600元价位时就“动手”!
无巧不成书。硬麦501合约盘中的交易价格正好跌至1606元的价位,在牛厂长的电令下,我敲进去50手单子幸运地在1604元和1605元的价格上成
交。可能是盘子较小的缘故吧,我们成交后的瞬间价位一下蹿上了六七点,牛厂长闻之大喜!
以后的日子里,牛厂长满怀喜悦的心情,充满信心地讲诉着国家的农业政策。大幅上涨的粮食收购价、麦子的旺销季节等等。“瞧!郑州的现货
批发价已逐渐在回升,期货必涨无疑,2000元左右价位上跌下来的麦子,咱们就等看1700元的价格吧!”牛厂长兴奋地说。可是我的心情却越
来越跟牛厂长的感觉不太相同,凭多年的经验,见每日的结算帐单总不见盈利,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果然事与愿违,只见现货价和期货价背道
而驰,硬麦501合约的交易价格不但已远远低于仓单成本价不算,居然又跌破了现货批发价,并且还在下沉,怎么办?
于是我俩虔诚地去请教了一位期货界的大师级人物,回来又反复推敲和磋商后定下一个决策:盯住硬麦501合约的持仓量,如果随着交割月份的
逐日临近,持仓量减幅增大价格仍然不涨的话,说明多头阵营已经动摇,那只有“壮士断臂”,坚决地忍痛割爱了。
“喂,牛厂长,这几天持仓量减得厉害,价格总上不来,你想不想接实盘,我们也跑吧?”见情况不妙,我心急火燎地给牛厂长打电话。“实
盘是不想接了,再看看吧。”牛厂长说。搁下电话,我主意已定–不接实盘,还看,那岂不给他人垫底,亏得更多!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我先斩后奏了。
我盯着盘中不时挂出的只有几手买量的小单子,不敢贸然把50手单子全盘托出,只怕吓到对方,而平不到好的价位。于是屏住气,耐着性子分
批操作,总算清了仓,这才松了口气。
之后,牛厂长仍跟以前一样还是每天来电话询问成交价,一直到该合约摘牌,可见其仍耿耿于怀,总不心甘。我暗自庆幸,尚算走得及时,以
后的价格只降未升,平仓是正确的。
“为什么我们这么低的价位进去还是要亏钱?为什么期现价格倒挂还要跌?为什么这样的价格还没有主力来抄底?”初涉期市的牛厂长一头雾
水,百思不得其解。
“是啊,我们的确遵循了期市高卖低买,严格控制风险的基本原则,并且在该合约很低的风险区,甚至可以说是极具实际投资价值的时候才介
入的,但期市有句名言,叫作‘重势不重价’,就是说在期市里有时候去世比价格更重要,所谓‘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我们散户更应该顺
势而为,如果只顾价格而疏忽了趋势,片面考虑问题,甚至一意孤行,那结果只能是失败,甚至会遭到灭顶之灾。这次因为我们事先有风险控
制的决策,知错即退,所以损失才不大。”
“重势不重价,有意思,有意思!”牛厂长舒展眉头,接着说“学费换学问,有价值。”
“凡事难免百密一疏,期市更是如此,今后我们量应该少做一点,以防不测。”
“不,不,我想把资金加到50万元,你不同意?那补齐,还是10万元总可以了吧!”
看着牛厂长兴致勃勃的样子,我的心情也开始好了起来,于是我俩又策划起下一步的行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