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到再平衡······ 分享日记 fxplus.cn – 分享日记

从博弈到再平衡······ 分享日记 fxplus.cn

站在2011新十年的起点,那一场席卷全球、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似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此过程中,欧美发达经济体集体沉陷,新兴市场国家快速崛起,特别是中国成功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宏观构架的交替演化,无疑给我们研究经济体系、货币体系、以及资产定价体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和思维模式。

首先,全球经济正在经历由“结构性增长”向“全面性增长”的转变。近几年,全球经济处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大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而这可能对市场很多价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变化。占全球3/4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除了金砖四国之外(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像印尼、韩国、墨西哥、土耳其及很多非洲国家的GDP增长都非常快,全球经济正呈现出由发达地区向全球各个国家全面均衡发展的状态。

其次,“再平衡”将成为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全球宏观运行的主脉和关键词。过去几年中,各国的经济和政策经历了从失衡到博弈,到如今的再平衡过程。目前的政策再平衡对于推动实体经济复苏,修复金融体系,以形成全球共赢合作的局面至关重要。中国由于自身经济的强势复苏,在各国的政治经济博弈中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同时也对其他深陷债务问题或经济衰退的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此外,中国不断地对其自身政策进行修缮,以求在全球框架下平衡多方利益,获得广阔发展前景。“宽财政、稳货币、紧利基”是中国2011年政策的定调,即:在宽松货币政策不可持续时,注重财政政策的张力,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尽量确保货币政策的平稳;保持人民币稳步升值,承诺十二五期间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更多地从外部进口而不仅仅注重出口。这些调整使国家整体的政治经济环境更加稳健有力。与之对应的,主要发达经济体也展现出更加注重与新兴国家合作的姿态,在各国的积极配合和努力下,全球经济可能正步入更加和谐的新一轮增长周期。

再者,由于金融危机,全球流动性的变化已从量变引至质变。金融危机使得各个国家认识到防止经济下滑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吊针”,就如同感冒发烧去医院打点滴。 “打吊针”就是注入流动性,因为它确实有效,但由此带来的副产品是巨大的流动性。由于实体经济无法承载巨大流动性,各个国家的股市也没有表现出非常强劲的牛市状态来分散这些流动性,导致流动性进入最薄弱的环节,即大宗商品,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波动成为最近两年期市的主要形态。然而,必须正视的是,流动性确实带来经济的复苏,相关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确实加快了。至于欧元区,并不是都有问题,德国很好,瑞士很好,只是法国、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稍微差点,但后者经济总量很小。

综上所述,随着“全面性增长”和“再平衡”的进一步深化,全球经济可能正步入新一轮的和谐增长周期,加之流动性大背景的结构性转变,可以预见的是,以股市、大宗商品为代表的资产定价体系或将迎来历史性的修正和重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