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说佛家的了缘和修禅之道…… – 分享日记

浅说说佛家的了缘和修禅之道……

发现最近很多人都喜欢引用佛家子弟的经典来说事。

感觉有必要在这里进行深入一下佛法,以免被带歪,毕竟现在是末法时代。

老衲法号:“妙岳”,出家人不打诳语,既然是说佛法,也即是普及一下基本的佛法常识,也给草民开开光。

这里的普及不是个人独创,而是修行佛法的回向。正所谓“我住佛经,佛经注我”。

从之前几篇文章探底,可以看出来,来草榴的人,大都比较懒散,这里我是说思想上。

所以我也尽量说一些简单白话,也让草民们各更好的了解佛家常识。

开头先说一个佛家最基本的“缘”吧。回头在简单说一下“禅”。

何为缘?可以说缘是佛家在世间的起源。定义我这里就不说了,可以自己去维基。

常说缘起缘灭。可以理解缘是契机,也是无常。佛家以因果来论轮回,那么因果从何而来呢?

就是这个缘。有缘,就会有因,有因则必有果。佛家常说要修无缘,常指修不结缘。

因为无缘则不生因,不生因,方可不生不灭。所以说缘啊,是一切的开始。

不仅是开始,而且是轮回的关键所在。

比如刚才所说的因果,我们只知道有因必结果,问题是何时结果呢?就是看这个缘何时出现了。

比如人们常说菩提即烦恼。菩提如何变成烦恼,也是依据这个缘。这里不做深入介绍。

佛家说,想要知道这个缘何时生何时灭何时有,就需要掌握般若智慧了。这里不做深入讨论。

理解“缘”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所谓难,就是个人固执太多了,又不肯放下;

所谓简单,放下执着就可以马上理解了。

接着来说说禅。

禅这个是天朝佛家的第一宗旨。

在天朝,从达摩开始至今,也是发展了几千年,根深蒂固,也是融合儒道最好的一派了。

话当年日本来天朝只想引进律宗,回头禅宗却成了整个日本的灵魂。

暂且不说日禅和中禅的区别。

这就简单看出,禅宗的厉害所在了。

或许天朝唯一剩下的中华文化也就是这个禅文化的外壳了。

比如“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就话,就是禅宗的引申,原意是指,

“性见佛,我心本佛,我命是佛不归天。”

同时这也是大乘佛法的宗旨。

既然是唯一,今日就更有必要说一下了。

佛家虽说修禅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

也常说人若想真修行,首先必须先持戒。

那是因为平时我们的心很散乱。散乱的心使我们迷失,迷失就不能清楚观察世间的真相。

普通人受戒或有了定,就可以更容易深入的观察世间的真相,即苦、无常、无我和空,这就是智慧。

因此,一般也修行的戒、定、慧是有一定的次序。

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也可以无次序的。

这些人可以不必受戒就修定,修出成绩来,佛家说那是因为他有宿世善根,相当于天才,不可得。

不过一般人还是要按照戒、定、慧的次序来修。

禅简单来说也就我们所说的心。所谓禅境就是指心境。这是天朝禅宗的最根本解释。

所谓的修禅就是指修心,那么为何要修心呢?

佛家认为,唯有识魔方能破魔,识心方能破心,修心则是为了观心灭我执而成佛。

不过这里所说的灭心是指涅槃重生,并不是指无性,无情,无仁、无义。

值得一说的。而是”涅槃”与道家”爻变”差不多的意思。

并无其他实义,更不是网上常指叫人去死。

电视剧里的涅槃,那是马屁精们为了拍马屁,而说师父他老人家涅槃了。

涅槃不是他人嘴上的话语,而是自己的修为提升的一种变化。

理清楚之前的基本概念,现在来说说下面的基本概念,何为禅那,也可以说何为禅定?

其意思是静虑,既是心定下来观察思维;

也就是以所观的境,令心专注不散,称为“定”;“观”既是作种种的观行。

一个人修任何的禅定,一定离不了止和观,不然的话,他修的禅定会偏向外道。

修禅是指在实践修行,世间被佛家分为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这里就是我们人间常说的色狼的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

下极阿鼻地狱,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

“色界”色即色质,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并不指人间所说的色狼的色,有着本质区别。

始从初禅梵天,终至阿迦腻吒天,凡有一十八天,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

一十八天者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云天、

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也。

“无色界”谓但有心识而无色质也。

始从空处,终至非非想处,凡有四天。

但有受想行识四心,而无形质,故名无色界。

四天者即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也。

上面的18天加上后来的4天,共22天。也就是22种境界,这都是基本的概念。

禅修可以跳级,但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在那个级别,做应该做的事,才能不断向上进修。

在欲界有种种欲望,且没有定心;色界和无色界都要依靠定力进入。

所以我们在欲界里修禅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离欲界而进入八个境界(四禅八定),乃至进入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

因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

唯识宗说,我们有八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

我们的前六识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

所以称为恒行,意思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

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灭尽定,弃除了“我执”。

“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

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

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

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

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

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另一些却说不可以;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

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

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现在来说说,如何修禅,以及修禅的各种境界,可以自己对照参看。

从上面的一些定义可以看出,修禅第一步需要知道自己在哪一个阶段。然后在根据不同的阶段来继续修禅。

修禅主要分三个大阶段:一禅外、二入禅、三离禅。

禅外,是指在入禅之前,也就是根本没有入禅,还是普通的世俗人一个。说明还在欲界混日子。

入禅,是指已经找到门路了,多少可以进入禅定,时而智慧,时而愚蠢。

初期肯定只有几秒钟的智慧,大多数还是在欲界的状态。

也即是说,只有入定的时候,那么一会儿进入色界,其他时间还是在欲界待着。

随着不断修行,渐渐的色界时间增加,欲界时间减少。一种漫长的修行过程。

离禅,这个很简单,已经脱离二十二天,进入无我的境界。

据我个人观察所得,大多数人都在第一阶段,禅外,包括很多的专职僧人。

所以从第一阶段开始修行,是必须做的,因为,天才,不可能是每个人,更不能就是你,

没有万一,也不要怀着侥幸心理,上天不会眷顾你的。

必须先修习一些在欲界里的基本的禅那。修欲界定先要坐禅,在坐禅的过程中,我们可依心态的不同而分成几个步骤:

一粗心住。开始静坐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

同时坐得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

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

呼吸又不大顺畅;我们得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

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

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

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

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二细心住。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

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

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

那就是还没进入粗心住,当进入粗心住,再进入细心住时,

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

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三欲界定。平时我们要用心将妄念捉回来,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

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

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

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四未来禅。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

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

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

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

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

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

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第四步骤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

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

离开了欲界,所谓真正的入禅,先分为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四个层次,

后再修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四个层次,共有八个层次境界。

初禅 离生喜乐地。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

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

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

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

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

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

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贪、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

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观:内心的观察。

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

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二禅 定生喜乐地。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

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

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

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

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

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

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

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三禅 离喜妙乐地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

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

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

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四禅 舍念清净地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

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

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

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

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

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

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

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

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

即无色界: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的四个层次。

1、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

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

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

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

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2、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

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

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

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

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

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

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

(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3、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

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

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

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

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

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

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

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

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

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

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