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是怎么废掉的?…… – 分享日记

一个人是怎么废掉的?……

01

沉溺于「轻易获得高成就感」的事情

有意无意地寻求用很小付出获得很大「回报」的偏方,哪怕回报是虚拟的。这种行为会提升自己的「兴奋阈值」,让人越来越不容易拥有成就感,从而越来越依赖虚拟的成就感,陷入恶性循环。

症状轻的:沉溺游戏(在虚拟世界中加快时间流逝的速度,使得「成功」来得更快)、种马小说(意淫人能轻易获得想要的东西);

症状重甚至犯法的:赌博(轻易获得「金钱」)、吸毒(轻易获得「爽」的感觉)等。

02

只接收「低信息密度」的信息源

只愿意接收信息密度低的信息(如无需太多动脑的视频、图片,以及深度较浅的娱乐、八卦、体育新闻等)。

不愿意接收信息密度高、需要思考后才能吸收的信息(如课程、知识框架、分析报告等)。

由于真正有价值、能让人进步的信息大多是需要思考和消化的,所以如果完全隔离了这部分内容,基本也就隔离了进步的可能。

03

习惯用「错位成就感」麻痹自己

有两类:

① 习惯于拿自己擅长的东西和别人不擅长的东西比较,从来获得「比别人强」的错觉(如:和运动员比学习成绩,和学霸比体育);

② 习惯于拿别人做事情 A 的时间来做事情 B,来假装自己在事情 B 上做得好(如:「炫耀」自己在节假日做了比别人更多的工作,但也仅仅是在节假日才能如此)。

04

过度依赖「既有可行路径」

在工作中,习惯了一件事情的流程后再也没想过如何改进,只会机械地重复,然后骗自己很充实。

没有改进,便也没有剔除糟粕的意识,于是需要重复的东西越来越多,消耗时间也越来越长,到最后,看上去每天做了很多事情,但其实不仅一点进步都没有,还挤占了进步的空间。

05

封闭「强化学习」的通道

在学习或接受信息中,只愿意执行最简单的第一步,却不愿意执行接下来更为复杂的巩固和应用流程,只听不说、只看不写、只学不练,还麻痹自己说学到了很多东西,而实际上,这种「浅层」的学习遗忘极快,有时还不如不学。

比如,天天学英语,却从不写英语文章;再比如,天天刷知乎,却从不写答案、写总结。

知友:哎呦(3,600+ 赞同)

1. 当你给自己画了个圈圈,还永不逾越的时候。

2. 当你觉得在你的家族里,就出了你一个大学生,仅仅本科毕了业也很厉害的时候。

3. 当你觉得你家里没有门路,比不上那些家里走后门,有门路的同学而自暴自弃的时候。

4. 当你觉得自己家里人脉广泛,家里财力富余的时候而不思进取的时候。

5. 当你觉得下次努力就好的时候。

6. 当你习惯把今天的事情放到明天做的时候。

7. 当你今天还做不完昨天的事情,还要放到明天去做的时候。

8. 当你总是在碰到困难时安慰自己,觉得自己比我那些没上高中的初中同学,没上大学的高中同学强多了的时候。

一个人是怎么废掉的?

一个人被废掉,简单来分有两种:

一种是被别人废,一种被自己废。

被别人废,废你的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群人,再或者是一个时代。被自己废,虽说直接原因在自己,但多多少少还是由某个人、某群人、某个时代导致的。所以,一个人被废掉这件事本身的逻辑应该是:

一个人在面对一种可能废掉自己的环境时,做出了废掉自己的选择。于是,这个人就废了。

那么,一个人是怎样被废掉的呢?

从别人(外因)和自己(内因)两个方面来说一下,各有三点,并不穷尽,欢迎补充。

被废的外因:

1、被摇摆的世界整崩溃

每次看《霸王别姬》,都会深深感慨:

动荡年代,生命真的脆弱如草芥。

管你是当年的角儿,还是以前的腕儿,天一变,台一撤,再富贵、再傲娇、再不可一世,都得乖乖地跪舔。前一天,你还是养尊处优,遛鸟玩雏儿的王孙贵族,后一天,你就成了一个穷困潦倒、任人宰割的将死之魂。前一天,你还是千人敬仰,万人羡慕的名角儿大腕儿,后一天,你就成了一个众叛亲离、万人唾骂的十足罪人。

这种摇摆的世界下,这种动荡的时代下,这种极其不稳定的状态下,一个人被废掉的概率是极其高的。

就像《大逃杀》里,曾经有一幕让我极其震撼:

几十个人被困在岛上,最后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

男主角受伤被一群女同学救了上来,可情同手足的女闺蜜们内部却有分歧,有人觉得该帮帮男主,有人觉得男主很可能会对她们的安全造成威胁。其中有个女生,悄悄地给男主下了毒,可鬼使神差地被自己的女闺蜜吃掉了,于是,一人吐血暴毙,让所有人的恐惧瞬间爆发。

接着,便是信任崩塌、机枪扫射、痛苦喊叫、血染小屋。

前一秒钟,大家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其乐融融的同学情画面,后一秒钟,仅仅是一个略显微妙的人性怀疑,就彻底点燃了所有人内心的炸药。

再比如,看到一句话,很有意思:

2017年,中国嘻哈元年;

2018年,中国嘻哈圆寂。

当然,PG1的作死是导火索,但从现在的环境来看,即使没有他的作,估计嘻哈被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你们看,喊麦那帮人不也卒了吗?(这个就不展开说啦)

总结下来,就是因为他们所在的世界是极其不稳定的,每个人都抱着一种不安全感活着,在这种极度不安的重压下,估计“崩溃被废“是大多人无可避免的命运。

2、自信心被彻底打爆

在武侠世界里,有一句经常出现的台词:“你这个废人!”

可我发现,大部分被喊作“废人”的人,通常都不是生下来就废,很多甚至一直是天之骄子。比如,《天龙八部》里的姑苏慕容复。

我一直觉得,慕容复要么是天蝎座,要么是摩羯座。他那么努力,那么自律,为了达到目标穷尽手段的属性,如果放到现在,大概率是创业能上市,打工能高管。

而为什么在《天龙八部》里,他最后就变成了个废人呢?

一个怀着复国之梦的人,却只能先靠着拳头行走江湖,再寻求机会。但很遗憾,在江湖世界里,你的拳头硬不硬不是吹牛逼吹出来的(部分创业者),也不是协调各种资源能解决的(绝大多数管理者),唯一的路径是:切磋一下。

可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于是,南慕容很不巧地,和三个大牛逼货切磋了一下,然后就彻底崩溃了。

一个是和他齐名的北乔峰,一个不知哪里冒出来的小和尚虚竹,一个是被他瞧不上的富二代段誉。慕容复被这三兄弟轮番碾压,把他本来就比较脆弱的自信心彻底击个稀碎。

自信心这东西,真的很重要。有的人很喜欢说:只要能力到了,自然就自信了。这明显就是没有经受过考验的人说出来的话。

没有一个人是生来就有能力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来就很自信的,即使是同样能力的两个人,自信的差异所导致表现的差异,在外界看来,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在自信状态下的公开发言,和不自信的状态下发言,差别极其大。反正我就是如此。

再举个例子,当年阿森纳的主力后卫森德罗斯,作风强悍表现稳健,俨然有当年定海神针斯塔姆的影子。可就是这么一个被大家寄予厚望的足坛新星,却被当年巅峰期的魔兽德罗巴彻底打爆了,连续两场森德罗斯和德罗巴对位,都被德哥头顶脚踢,搞得极其狼狈。其中有个进球,德罗巴几乎是背着森德罗斯进的球。这种完虐简直太让人崩溃了。

上过赛场的人都清楚,无论是足球篮球乒乓球,心理上的一点点波动都会导致动作变形,沦为废人。别说现实中,就连玩游戏都一样。踢过实况足球的同志们,如无意外都体会过被彻底打爆的经历,上半场不分高下,一直僵持,甚至你射门数还远高于对方,甚至他还比你少一个人,结果你一个失误,被对方偷了一球。

卧槽!真TM点儿背!一看时间,就剩20分钟了,咋办咋办咋办……内心焦虑还没开始,哐哐哐,又被连进三球……于是,一场本来实力相差无几的比赛,因为自信心崩溃,变成了一边倒。

一念一世界。一旦心中的信念不再坚定,一旦自信心被彻底打爆,大概率会被废掉。

3、温水煮青蛙,舒适废全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绝对真理。

记得当年求职的时候,一位平安的人力老总跟我讲了一个故事:

他当年特别看好一个年轻人,提供了职位和机会,也画了很大的饼,希望年轻人可以离开北京跟着他去深圳拼一番事业,可是最后年轻人选择了一家国字头央企的综合管理部,理由是:还是更喜欢稳定的生活。

可三年之后,年轻人因为房贷、生娃压力,决定要跳出体制,于是重新找到了这位曾经非常看好他的人力老总。

而人力老总也觉得虽然年轻人已经待了三年体制内,但应该是个好苗子,可以培养,招致麾下。但一年之后,年轻人被辞退,理由是完全无法融入整个公司环境。

用老总的话说就是:“这三年的稳定生活已经把这个好苗子,彻底废掉了。”其实,就类似于“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沙丁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欢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原来鲶鱼进入鱼槽,使沙丁鱼感到威胁而紧张起来,加速游动,于是沙丁鱼便活着到了港口。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以上三条,勉强算作废掉一个人的外因,被时代、被别人、被环境,搞废掉。

但同样也能看到,即使在动荡时代,即使被彻底打爆,即使被安逸包围,同样会有人突出重围,不仅没被废,反而活得漂亮得很!

归根到底,还是遵循最开始提到的关于废掉一个人的正确逻辑:

一个人在面对一种可能废掉自己的环境时,做出了废掉自己的选择。

所以,绝大多数人被废掉的原因,其实就是:自废武功。

自废武功有哪些呢?讲三个思维或心理状态。

1、守着固有思维不变通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给我们完美地展现了一个“封建制度下迂腐的旧知识分子形象”。他考不了功名,却又以“读书人”身份自居,赚到不钱去偷书,又说“偷书根本算不上偷”。

这和蒲松龄搞不定科举可完全不同,人家没有功名的命,但至少没闲着,搞出一本《聊斋志异》,没自怨自艾,没偷鸡摸狗。鲁迅先生揭露的是万恶的旧社会体制,但我反而觉得孔乙己的“病”和环境反倒没有太大关系,他的悲惨命运,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的好吃懒做。

好吃懒做当然只是结果,原因呢?固有思维。

孔乙己坚定地秉持着“知识分子不谈钱,谈钱就俗”的固有思维。可在他的知识完全无法养活自己的时候,宁愿偷窃被打,也不愿改变自己给自己画下的“知识分子”身份。宁愿一条道走到黑,也不愿意改变一下跑道,至少不会被打断腿。

最近在看达里奥的《原则》,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保持极度开放。而孔乙己这种好吃懒做,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太不开放,完全放弃对生存这件事的思考。

马爸爸一句话,说得极其好。他说,大多数人面对新事物的看法通常有四个阶段:看不到、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

把这个四阶段套用到这些年的所谓风口上,真的极为贴切,比如互联网、比如人工智能、比如区块链。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公司因为思维的差异,在这些风口下,有的起飞,有的被废。

2、抱着侥幸心理等“戈多”

小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一句话,让我非常受用,很喜欢拿它来安慰自己:“你所担心的事情,99%都不会发生。”

那个时候,都担心些什么事情呢?比如,出门会不会遇到鬼,坐车会不会出车祸,家里会不会来强盗……真的,现在看起来很幼稚,但是这些问题在我小时候,真的非常认真且高频地思考过。而一旦有这种害怕和担心,就会用那句话来安慰自己,“99%都不会发生”,结果发现,完全不是!

简直是100%都不会发生!

但是,长大之后,越来越发现,这条我小时候屡试不爽的“真理”竟然完全失效了!因为,那些我担心的事情,大概率都会发生……

比如,报告写的乱七八糟会不会被领导批评?回家太晚了会不会被老婆责骂?就吃一个巧克力应该不会长胖……这些担心,在我以一种侥幸心理下,几乎全部成为现实。

为啥?

因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他的担心和忧虑绝不再是无缘无故,类似小时候怕神怕鬼那种无稽之谈。只要是你担心的,就一定是你觉得不靠谱的。可一旦用侥幸心理对待,直接结果就是:
闭着眼睛,不管三七二十一,等待戈多,或者装死。

就像绝大多数“韭菜”一样,我们和股票的亲密接触,基本上保持如下路径:别人炒,我也炒,一炒炒出个涨停板,自诩中国“巴菲特”,信心满满追加投资。

就在你准备做暴富梦的时候:跌了!“没事,一定会涨!”又跌了!“别怕,不会再跌了!”又TM跌了!一看已经亏了50%,暴富梦破碎,“管他娘的,爱咋咋滴!”

从此卸载炒股软件,不再盯着K线,自己安慰自己“大不了做个稳定小股东”。

这就是侥幸心理作祟,却又不作出理性行动,把事情的转机寄希望于完全没有任何规律的:运气。

3、沉迷虚幻世界瞎意淫

最典型的,就是玩游戏。我大学本科的一个同学,四年间,几乎没怎么上过课,只要带数字的课程必挂,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玩游戏。

生活里,他也是我们开玩笑的主要对象,而他也从不反驳,一直嘻嘻笑。可是在游戏里,他完全是另外一副样子,印象中他玩的游戏有个叫EVA,(作为一个学会计的,我只知道经济增加值完全不懂他的EVA游戏是什么东东)。一个平日里温顺和蔼的同学,在游戏里摇身一变,成了所有人的Leader,经常能听到他在一盘游戏之后,开始带着自己的团队复盘,哪里有问题,哪里需要改进,谁干得漂亮,谁拉了后腿,尤其是听他滔滔不绝,连爹带娘地骂队友SB的时候,感觉他整个人都在发光!

后来想明白了,他就属于在虚幻世界中寻求自我存在感和成就感。现实世界太残酷,可老子虚拟世界可是一言九鼎!

越是沉迷其中,越能减轻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于是变成了虚拟的意淫,一个人必废无疑。

当然,例子绝不仅仅是游戏。前阵子,我受邀开通了某日头条,一开始我是拒绝的,觉得麻烦,时间不够用,工作忙的连公众号都写不过来了。可那位编辑说可以直接绑定微信,自动就能发文,我心想也就几分钟的事,就开通绑定了。后来这事儿也就忘了。

前两天想起来看了一眼头条的后台,一下子看到好多留言,心想这头条果然很生猛啊,粉丝活跃度相当高啊!可仔细一看留言,就郁闷了:

“楼主有病!” 回复的是我写自律的一篇。

“楼主炫富!”回复的是我写副业赚钱的一篇。

“没看文,就觉得你头像很丑!”

……

这回复也太奇葩了吧?我算真的了解什么叫做脑回路清奇的键盘党了。可回头一想,算是想清楚了。这些人只不过是在虚幻的世界,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已。我猜,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生活中的Loser。我好奇点开其中一位,分享的全是些低俗视频,于是默默关掉后台,随他去吧。

网上喷子到处都是,有的喷子其实我是很欣赏的,人家有理有据,深入浅出,没有谩骂草泥马,也没有人身攻击臭傻逼,人家只是就事论事,摆事实说道理。可有些喷子,却是为了喷而喷,你说东,他就说西,你转头说西,他又骂你怎么不往东去。

说白了,就是完全没有独立思考,只顾喷射脑子里粪水的无脑之辈。

所谓的意淫,其实就是用自己混乱的思维去judge这个世界。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坚定行动,只有无脑乱撞,看起来凶巴巴,其实早就已经废了。自废。

终于算是写完了,内因外因可能并不恰当,甚至有失偏颇,但是,特别想说的一句话是:

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恩,这话是《活着》里,福贵说的。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