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沐浴…… – 分享日记

古人沐浴……

在古代,洗澡不仅是卫生习惯,更是礼制的一部分。

殷商时有“斋戒之礼”,就是说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之前,要沐浴净身,以示虔诚。

我们今天说的“洗澡”,对应的是过去的“沐浴”。

《说文解字》:“沐,濯发也;浴,洒身也;洗,洒足也;澡,洒手也。”

浴池明确出现,约在秦始皇当政期间。唐代杜牧《阿房宫赋》中就有“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的句子。

我们今天说的淋浴装置,在宋代其实就已经出现。

《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元宵之夜,在御街的灯山上有文殊、普贤,他们“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

不过在当时没有自来水管的情况下,要保证水温,要普及开来,运用于洗澡,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到了明代,有钱人家的私人浴室,人还得坐在铁锅里面洗澡。

大才子文征明的后人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对此有明确的描述:

“前后二室,以墙隔之,前砌铁锅,后燃薪以俟。更须密室,不为风寒所侵。近墙凿井,具辘轳,为窍引水以入。后为沟,引水以出。澡具巾悦,咸具其中。”

这一设计方案可谓考虑周全:浴室嘛,肯定要做到密封性好,既为隐私,也免风寒侵入。

内部则用墙隔成前后两个房间,前室用来洗澡,后室用来烧火。

具体来说,就是搭着隔墙砌一座矮灶。矮灶上架一只超大的铁锅,作为浴盆,位于洗澡的前室。

矮灶的膛口设在隔墙上,则开向后面的房间。这样,后间就是单纯的烧火间了。

为了更便利,还在前间的外面,就近凿一口井,井口上安设辘轳架,同时在井口附近架上引水管,让引水管穿墙而入浴室之中。这样,就可以就近用桶接水,倒进铁锅里。

前间的墙角还砌有排水沟,浴后的剩水便是由此排出室外。引水排水做得是很是先进。

园主人要洗澡之前,先让仆人向铁锅内倒好水,然后在隔壁的灶膛口生火,把锅内水加热到适度,这面的主人便可以入浴了。

在这样的浴室内,还陈放着洗澡所需的肥皂(明人普遍使用肥皂)、浴巾、保养面部的面油之类,另外,那时的浴汤在加热时往往要加入各种香草或中药如竹叶、槐枝等。

不过,在这样的铁锅里面洗澡,是有风险的。

乾隆时人曹庭栋《养生经》中写道:“有砖筑浴室,铁锅盛水,浴即坐锅中,火燃其下,温凉惟所欲,非不快适。曾闻有入浴者,锅破,遂坠锅底,水与火并,而及其身,吁!可以鉴矣。”

也就是说,他们是一边洗澡一边加热。这当然舒服,可以根据洗浴人的体温感觉,随时调节燃柴的火势。

但也说了,曾经有人在锅中洗澡的时候,铁锅意外碎裂,洗浴人直接掉到灶火上。这样一来,也是有些后怕的吧。

不如去外面的澡堂。唐宋时期就流行温泉浴了。而到了元代,公共浴池除洗澡外,还可挠背、梳头、剃头、修脚,一套下来并不贵。

洗澡的程序是:里间汤池里洗一会儿,第二间里睡一觉,又入去洗一洗,出客位里歇一会儿,梳、刮头,修了脚,凉完了身,再穿衣服,吃几盏闭风酒,精神别样有。

跟现代人几乎没有差别。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