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不如狗…… – 分享日记

人到四十不如狗……

我认识一位朋友在一个很小的网络公司做HR,他说他招人的时候,35岁的肯定不要,30岁以上最好也别要……,我问:你就10来个人的公司,门槛还要求这么高?

他说:招年轻人好处多啊,你一天只能工作8个小时;他们一天能工作16个小时。你要3万的薪水;他们只要3千的薪水。你准点赶回家,他们享受996的福报;你上有老下有小,买房育儿养生,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他们没有家庭,没有房贷,没有孩子,有的人甚至终生不结婚,只在工作上全力以赴。那我们为什么不用年轻人呢?

对于现在这个社会来说,35岁就是一个坎,公务员不能考了,连招聘都不需要35岁以上的了,在阿里文化的全国普及下,大量企业模仿追随,35岁已经成为现在职场年龄衡量标准之一了。就算是你以后将要求放低,也很难找到工作,因为在老板们的眼中,35岁的你已经没有任何的“价值”,除了多增加一副筷子,什么作用没有。

去大部分的私企看看就知道了,几乎都是二十多的年轻人,三十多的也少见,四十多的更是屈指可数,五十多的都是稀有品种了。因为超过四十的都向“社会输出人才”了,换新的一批年轻人上去了,打工仔有点像一次性用具,用完就扔,专家称,这就是中国的竞争优势,叫:“人口红利”。

现在的年轻一代多是独生子女,四五十岁的基数绝对比二十多的基数大,各类企业都很少见到他们,那他们去哪了?答案是: 被消失了。

渐渐的我明白了为什么考公职人员的那么多,或许是不想成为一次性用品吧,

但是我们也要反过来想一想,作为老板们的不易,35岁以上的,上有老的生病要请假,下有小的上学要延迟,工资要的高,还不能加班,最后还是老油条子,你是老板你要吗?

后来这些被资本市场认为“老油条子”的去了哪儿,他们40-60岁了,去了工地每天干12个小时;带病去每天开14个小时的公交车;像狗一样在老小区里面替人看门,被业主骂;或目光呆滞、游手好闲的蹲在墙角边,怀念25年前他考上中专的那辉煌一刻。

为了避免自己成为一次性用品,从你填高考志愿的那一刻,就要提前规划好。给大家看一下历年大学录取率,到了00后上大学的时候,大家肯定是100%录取率了(除非你自己主动放弃),一旦大学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没有任何区别的时候,那在上大学之前,我们就要考虑好,我们要学什么?

我认为:学的专业溢价要和年龄成正比,如果你在医院、学校、科研院所、各大央企、各机关单位、民营单位技术岗等,是不会忽略老年人存在的,这些上亿群体,都有你想象不到规模的所谓老年人群体。这些庞大的职工队伍,老员工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另外,现在45-65岁的男人,基本上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混得好的,都过得还可以,混得不好的,也有一定积累,至少不愁房子。

也就是说,你至少要把握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以致用,一个是时代脉搏。学以致用,其实是终生学习的过程,不管在人生的什么阶段,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够不被淘汰。不要听信那些岁数大了,记忆力不行了,学习能力不行了的鬼扯言论。另一个把握时代脉搏,有的抓住机会做点小生意,有的做成了大公司,再不济的至少在城里有套房。

最可怕的是什么,在填高考志愿的那一刻就错了,走上社会却不愿意继续学习,然后你一生碌碌无为,还说平凡难能可贵。

大学是分层的,头部大学极少,是搞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剩下的大学是应用型大学(本来是要初高中给同学进行分流的,让65%的学生去职高、去技校。但是中国的家长不同意,目前只能把大学录取率提高到100%)。如果你在这些应用型大学,学理论,这辈子就完了, 尤其是选文科的,什么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这类没有门槛的玩意的。二本子三本子宁可去学习怎么刷大白、贴瓷砖、带孩子、清洗油烟机、伺候老年人,这类刚需服务业,相当于个人既当老板又当员工,终生受用。

年少时我们以为人生是生如夏花。到了中年,才知道平凡安稳,可能都需要用尽全力。我们每个人都自负又自卑,都充满着戾气和焦虑。所以在大家在填高考志愿的时候,请提前预警,10年后你会面临哪些事?10年后,当你快成为一次性用品的时候,你可以用你的技艺照样活的很好。不必什么都不会,然后还赖在公司里做舔狗,

摘录一段话送给大家,以纪念这操蛋的人生: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从来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摘自《黄金时代》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