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名,撕碎了成年人最后的体面…… – 分享日记

老师在家长群里点名,撕碎了成年人最后的体面……

【小时候,我们怕被老师点名,长大后,我们有了孩子,我们和孩子一起,怕被老师点名。】

1

小学班级群里。

英语老师发话:

“从明天起不按时完成英语作业的,我要在群里提醒一下了!”

注意,这个发话,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本人,还要求家长在群里完成对孩子的英语作业辅导和监督。

那些文化水平偏低,不会英语的家长们,他们怎么办?

——他们被逼疯了!

一位家长直接在群里暴走了:

“不学了,不上学了,别往群里发了,退学,不学了,急死个人,天天作业辅导,我自己都不会英语,你让我怎么辅导?!”

微信群里点个名,把不会英语的家长逼疯了…

2

初中家长群里。

一位爸爸家长会被老师点名不及时回复消息。

这位爸爸急得崩溃大哭:

“要加班,在开会,实在回复不过来。天天加班到凌晨,我不可能时时刻刻来盯着你们微信群里那些东西,你们老是打电话给我,我不是不想接,而是开会没时间接啊,怎么可能不关心孩子呢?”

《大话西游》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啊!”

——戴上紧箍不能爱你,不戴紧箍却不能保护你;拿起金箍棒不能抱你,放下金箍棒不能保护你。

不加班到凌晨,怎么挣钱供孩子上学?

加班到凌晨整天开会,怎么有时间去及时回复老师在家长群里的点名?

——白天在学校的家长群里被点名批评,晚上在公司的工作群里被点名批评。

成年人克服了社交恐惧,却一直崩溃在微信群里的“点名”消息当中。

白天想要做个好员工,晚上想要做个好家长,二者兼顾者,能有几人?

3

家长群变成了马屁群。

这边,一群家长在微信班级群里被“点名批评”,另一边,另外一群家长在班级群里讨好老师高拍马屁。

顾小林因为没戴红领巾和校卡,导致班级被扣一分。

语文老师劈头盖脸的帽子瞬间扣下:“全体学生的努力付诸东流,该学生明天不准踏入教室上课。”

底下一群家长,跟着围观鼓掌拍手叫好。

——缪可馨,是不是就在这样的“围观”中死去的?

我感到深深的恐惧。

明天再有个学生成绩差,拖了班级后腿,是不是不准参加下学期的期末考试?

若有异议,还得家长跑学校一趟说明原因。“因为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家长负第一责任。”

——学期期末考试,班级各科平均分年级最低,“出现这种低级错误,老师负第一责任吗?”

九年义务教育,因为忘戴一个红领巾,就要停课一天。

——我没有看到这个老师的责任,我只看到了他的“权力”。

教育局局长,都没有权力也不敢随便给一个小学生停课,语文老师家长群里点个名,竟然一句话就直接拍板搞定了。

4

高一学生家长群,秒变扶贫攻坚救助群。

班主任一条微信发通知:

“接教育局通知,根据消费扶贫精神,鼓励家长参与扶贫活动。购买西岳村的红薯,坚持自愿原则。”

——买得多的家长,会被老师记下名字,一箱不买的老师,也会被老师记下名字,哪个家长,敢本着“自愿购买”的原则去选择是否要消费扶贫?

消费扶贫的指标,居然下放到了家长群里,哪个教育局发的通知,也请这个教育局的领导出来走两步?

——卖红薯、卖书籍、卖保险、卖网课、万物皆可卖,这是要在家长群里搞创收吗?

“权力”压制下,家长有自愿消费的原则吗?成年人还有大声说“不”的勇气吗?

——公司里怕得罪领导,医院里怕得罪医生,学校里怕得罪老师。

成年人活得小心翼翼,每一次的“被点名”,就感觉尊严又被践踏了一次,体面,又被削去了三分。

5

创文检查的指标,也开始下放到一年级家长群里。

“为迎接创文检查,需要周一值日生家长上午放学后,自带抹布来教室进行卫生大扫除。”

——创文检查,学校要搞大扫除,卫生却让家长来干,时间还恰好的挑选在周一。

家长们受不了:

“家长都是街溜子吗?都是无业游民吗?随叫随到?”

“我这天天看到群里消息就够够的!除了这就是那,24小时随叫随到!”

“就怕错过了什么,真是心累。”

——微信家长群,已经变成使唤折腾成年人的最佳法宝了。

孩子的英语作业,你得辅导;群里的各种消息,你得第一时间接收回复答到;点名批评的时候,你得立马诚恳道歉即刻改正;创文检查的时候,不管你是请假还是辞职,请记得带好抹布来搞卫生;扶贫攻坚乃是国策,你务必要坚持自愿原则来完成消费扶贫…

创文了、扶贫了,老师工作干得好;英语作业辅导完了、孩子成绩考了第一名,老师教得好。

红领巾忘戴了、班级卫生太脏了、孩子作业没写完、学生成绩上不去,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家长是第一责任人。

——今天,我们把孩子送去了学校,究竟是希望他在校园里茁壮成长,还是特意找个地方,来给自己找罪受?

白天忙成狗,晚上累成狗,最后还要被骂成狗。

——奔涌吧后浪!

6

今天的教育风气和环境,已经彻底变味了。

20年前,没有微信,没有家长群,甚至连手机座机都没有,那些家长,是怎么跟老师沟通的?

20年前,没有家长对孩子作业辅导,没有课外补习班,没有网课授业,那些孩子,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科技的进步,工具的发展,应该让“教学”变得更加简单化、人性化才对,反观今日,学生累死了不说,家长更是被折腾的连成年人最后的体面都被撕碎干净。

这种教育风气的长期熏陶下,即便学生进了清北考了硕博,“权力”肆意妄为的潜移默化影响之下,下一代年轻人,不可能真的明白什么叫做“风骨”、什么叫做“品德”。

语文冯老师说:

“让孩子自己做习题,家长监督完成作业就行,不用帮着纠正错误,我会在课上集中讲解,望家长积极配合。”

微信群里,冯老师特意强调了一句:

“千万不要违背咱设定习题的初衷。”

——也希望更多的老师,千万不要忘记,为人师表三尺讲台的教学初衷。

校园净土,最终的目标,应该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同时给他们树立健全的三观,而不是为了利益、滥用“权力”,去随意折腾家长。

7

对于教育局这些年的改革试点行为,不予置评。(也是无力吐槽了)

整个社会的风气,变得很糟糕,这是教育的耻辱。

时代在进步,教育改革的步伐,却并没有跟上,相反,还扯了时代进步的后腿。

“教育减负”,也仅仅只是停留在了口号上,“教育产业化”,也成为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所有人的脸上。

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如果不加以正视和改变,“废青”只会越来越多。

成功的教育,靠的是国家、社会、学校、老师、父母、个人,多方位的共同努力。

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不可能真的培养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来。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进步,则中国进步。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