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惨烈的灾难,竟然是王安石出于公心造成的人祸!…… – 分享日记

北宋最惨烈的灾难,竟然是王安石出于公心造成的人祸!……

宋神宗熙宁六年,也就是公元1073,北宋发生了巨大的天灾。七个月没下雨,老百姓的日子很苦。到第二年的三月,民间已经无法做生意了,东北流民,被风沙霾曀,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

这些逃荒的难民走到京城,又没吃的,只好跟城中百姓一起买麻糁麦麸,这是牲口吃的饲料。他们用这种麸皮和上一点米,做成粥充饥,史书的说法是”合米为糜”(见《宋史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后文中引用除非特别注明,皆出自《宋史》)。但当时城中官员,用法颇苛刻,很多百姓被抓了以来,以至身被锁械。到这个地步,还要做劳力,负瓦楬木,”卖以偿官”,也就是要换钱偿还北宋政府的钱。而且这是大面积的事件,累累不绝。

很多人看不下去了,朝廷一片哗然。都指摘王安石新法不对。但王安石和神宗皇帝坚持法无问题,尤其是王安石,极力辩称这是流民闹事。

其后,就爆发了”郑侠献图”事件。郑侠是个小官,还是王安石提拔的。他当时的官是”监安上门”,说透了,也就是皇帝宫门前的门卫。原本不该载入史册,但因为这次事件,让郑侠名垂青史。结果是,王安石罢相。

实际上,这是北宋历史上非常大的灾祸,苦不堪言。熙宁四年,开封百姓为逃避保甲法开始”壮士断腕”,割自己手腕子。过了两三年,又遇上旱灾,熙宁七年,大批灾民开始逃荒,连天子的京城开封都到处是难民,别的地方可想而知。

但如果仔细探究,会发现这场大面积的灾祸的主要原因,是”人祸”,而且重点是王安石之祸。而王安石造成这种大祸的初心,完全大公无私。恰恰是因为王安石的”一心为国”、”一身刚正之气”才导致了这么大的”灾祸”。

01 郑侠献图事件始末

郑侠是个小人物,但《宋史》却给这小人物,单独做了一个列传。可见分量不低。

当时灾祸眼中,一大堆人不服气,表示要为民请命。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司马光,他义正言辞,高声呼喊,连续三次给宋神宗上奏,要求废除新法。甚至当着宋神宗的面,痛哭流涕,苦苦哀求。结果,所有人都搬不动王安石。凡是提出意见的,都被王安石贬谪、流放,排挤出朝廷的圈子,司马光也不例外,被贬了官。

最后,郑侠豁出去了,他表示,只要停止害人的变法,杀了他的头都愿意,所以,他自己画了一幅京城开封流民痛苦不堪、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的图,史称”流民图”。然后冒死闯皇宫,献上图,然后跪在门外等死。

他说现在天下大旱,难民遍地,就是王安石变法胡来,得罪了上天,所以不下雨。同时,他还声明,如果皇帝听取他的意见终止变法,砍了王安石,天必定下雨,他愿意拿我的人头担保。

其奏表中说:

“去年大蝗,秋冬亢旱,麦苗焦枯,五种不入,群情惧死;方春斩伐,竭泽而渔,草木鱼鳖,亦莫生遂。”

可见灾祸是连着的,去年蝗虫遮天蔽日,秋冬两季天旱不下雨,麦苗焦枯,所有粮食的种子种到地里都难成活,百姓的心都死了。人们已经开始吃树皮草根,以至于”草木鱼鳖”都没有活路。

奏表中还说:

“灾患之来,莫之或御。愿陛下开仓廪,赈贫乏,取有司掊克不道之政,一切罢去。……皆不欲与之言……料无一人以天下之民质妻鬻子,斩桑坏舍,流离逃散,遑遑不给之状上闻者。臣谨以逐日所见,绘成一图,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

当时是想了办法的,但是”灾患”无法抵御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官员们说假话,没有一个人把天下百姓这种卖妻卖子,毁坏家园,流离逃散的事情真相告诉皇上。

这就是郑侠独自列传的原因。敢作敢为敢说。郑侠的职位还不到随意给皇帝提意见的地步,给皇帝的奏折,王安石都要先审核,所以郑侠很难见到皇帝。其次,如此大闯宫门,本身就不合当时之法,可能被定罪杀头

郑侠不是为了个人私利,确实是为了北宋朝廷和百姓 。这图,这举动,明显是以百姓的名义来献的。

宋神宗很为难。神宗虽然号称神宗,但是也是人,毕竟不是真正的神。在中国历史上,庙号神宗的只有两位,一个是宋神宗赵顼[xū],一个是明神宗朱翊钧。”神宗”,意思就是难以言说,或者难以评价。神嘛,谁能说清楚,所以叫神宗。

但是,这时候神宗也神不起来,群臣反对、两宫太后施加压力、天下民怨沸腾,神宗很纠结,只有王安石满不在乎的说:天不下雨管我什么事,这不是人的事情,那些反对我的人都是胡说八道。

天怨人怒还不在乎?神宗也忍不下去了,终于下了罪己诏。

有趣的是,神宗下诏没过几天,天果然下雨了。郑侠的头也算是保住了。群臣入内拍马屁,恭贺板说,皇恩浩荡,终于感动老天,下雨了。神宗拿出郑侠的流民图和奏表,感慨的说,哎,都怪我被王安石蒙蔽了。看来变法确实违背天意,于是王安石被罢相。

郑侠流民图已遗失,图为蒋兆和民国时期所作流民图,作参考

当时奏表递上去,宋神宗反复看着”流民图”,长叹四口气——”长吁数四”,把图放在袖子中,什么话都没说,回宫了,但是当晚寝不能寐。翌日,下令开封府发放免行钱,三司使查察市易法,司农发放常平仓粮,三卫上报熙河用兵之事,诸路上报人民流散原因,青苗、免役法暂停追索,方田,保甲法一起罢除,共采取了十八条措施。

这岂不是大大的人祸?

是人祸,但人祸也有起因。起因来源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的变法执行过程中,确实出现了问题。

02 王安石变法,执法急躁,心中只有大宋朝廷,而不念人民

王安石的变法有很多法。王安石的做法是一口气把所有法全部铺开,要立即执行,用人只要支持他的就用。这必定是有问题的。

王安石

客观地说,因为北宋立国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收归行政权、财权、军权,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维护中央集权;政治上实行文人治国,军事上奉行守内虚外。后来又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奉行”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冗员”)。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冗兵”)。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再加上大兴土木、修建寺观等,形成了”冗费”。

北宋政府确实需要变法。否则经济必然出现大问题。

于是王安石和宋神宗计议变法。针对这些问题都提出了”新法”。有”均输法”、”青苗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免行法”。

但王安石变法,是不搞踏实的调查研究的,因为大宋府库,急需要钱,所以完全一刀切做下去,而且无法有效监督,闹出了很大的问题,直接导致了熙宁六年的大灾祸。

比如,王安石搞的”青苗法”,青苗法实际上就像现在的国家银行给平民百姓提供的消费贷款。王安石跟宋神宗的设想就是,政府的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以政府的名义给百姓放贷款,百姓愿意贷钱就贷钱,政府收利息,增加国库收入,百姓不愿意贷款,那也不强求。

但是这个事在执行中出现了问题,变成了强制执行,穷人贷钱,收百分之二十的利息,但是穷人还款能力差,所以,放款风险大。富人不缺钱啊,所以,不愿意贷款,那怎么办呢?

王安石给了放款指标的,一个县、一个州每月每年要完成多少放贷,都有规定。当地政府官员,完成了有奖励,完不成要处罚。那怎么办呢?很多地方干脆一揽子解决,不管穷人富人,不管愿不愿意,都得贷款,变成了朝廷强制人民贷款,然后强制收息。经手的人也免不了中饱私囊,从中谋取利益。这事搞得也很大,甚至上达天听,状都告到了御前,宋神宗几次下旨调解,可是,各处依然如故。

变法在当时也引起了扰民、损民的后果。免役法出,百姓都叫苦不迭,连担水、理发、茶贩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免疫钱都不许经营,税务向商贩索要市利钱,税额比本钱还多,乃至有的商人以死相争。

保甲法推行时,为了逃避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与被抽去当兵的双重威胁,民间发生了不止三、两起自残事件,严重者直至砍下了自己的手臂。1072年,甚至发生了东明县农民一千多人集体进京要上奏天子,在王安石住宅前闹事的事。

所以,王安石变法闹得民怨沸腾。

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如均输法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

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变法导致国富民贫,这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是大相径庭的,而且新法实行也过于急进。

其实,王安石变法确实对当时宋神宗的朝廷,甚至是国家做了很多好事,王安石变法未必有错。但王安石变法的执行流程打有问题。结果也很差。

宋神宗的想法很简单,变法是要搞,目的是集权。大宋朝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商业很发达,其GDP早就超过了唐代。国家税收的百分之七十,都来自商业经济。这不是其他那些重农抑商,靠种地来维持经济发展的朝代如汉唐可比的。

但是,收入大,开销也很大。宋朝被多个政权包围,打仗也打不过人家,除了赔款、逢年过节送礼给人家买和平之外,没其他办法。这还不算,大宋皇帝的政权是靠搞掉后周柴氏孤儿寡母的政权而得来的。五代十国的历史教训很深刻,那就是军人动不动就暴乱,动不动改朝换代。太祖和太宗,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都是有知识和见识的人。他们的办法就是提高文人地位,文人掌权,让整个官员集团庞大不堪,扩大禁军——因为禁军毕竟是自己的不对,五代时很多改朝换代都是禁军领袖搞事,赵匡胤自己就是因为手握禁军军权才当上皇帝的——然后权利集中,这样就可以保证赵官家的天下万万年。

总之,凡是能用钱摆平的事,大宋官家都很慷慨。可是,这开销太大了。就像一个公司,看着财报上的现金流上万亿,可实际上手上没有多少钱,都花出去了呀。

所以宋神宗才搞变法,才那么支持王安石。

说透了,王安石变法,最得利益的是赵宋官家。至于利民,那就是说说。宋神宗的目的也很简单,让自己的库房充实起来,手里有钱好办事。再者,通过变法,让政治人事重新洗牌,这样自己手里的权力会更集中。至少,他也不希望王安石大权独揽,虽然他支持王安石变法。他希望的是,王安石集团不能独大,变法也成功了。至少,也有其他的集团来跟王安石集团抗衡,保持一个朝廷势力生态的平衡,自己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那也很好。

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是王安石变法的总方针,富国强兵是变法的总目的。

可惜,王安石这个人,性格有点问题。弄到最后,连那些他提拔起来的,他自己阵营里的人都揭竿而起,反对他。郑侠就是。

03 王安石性格太刚直,做事操切,不懂迂回,心中有国无民,导致了变法成祸

我认为王安石的认识和性格是导致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做事操切急躁这不用说。

但王安石最大的问题是,自以为刚正不阿,一心为国为民,所以,他根本不把其他人的意见放在心上。一切目的都在为朝廷敛财。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国家财政税收,如均输法利用国家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

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凡是遇到反对的,提出意见的,王安石都想办法排挤。因为他觉得对方是”小人”。王安石的想法就是,我一心为公,不谋私利,你为什么反对我?反对我你就是小人。

因为王安石无私心。无私心,则一无所惧。无私心,则天不怕地不怕,直肠子戳到底。

这种思想很危险的。王安石的行事,简直可以用”豪横”来形容,谁他都不放在眼里,别说老百姓了。

第一次罢相后,王安石很快官复原职了。他给神宗皇帝奏对,说:”臣之所以敢于直言犯谏,因陛下大度容臣。安石纵不惧生死,岂敢忘明哲保身之古训?陛下德如尧舜,然是非之分不如唐太宗。敢直言者不能赏,懈怠玩忽者不能罚,岂望人臣直言?”

宋神宗听完只能苦笑,道:”言官们在你面前,只有挨骂挨批被弹劾的份,何尝得过一丝赏?时至今日,竟无人愿入台官之院。”

王安石想了一想,确实如此,只好自嘲道:”未知唐太宗时,是否亦如此?”

当变法出现问时是,神宗皇帝跟他讨论解决办法,因为确实已经民怨沸腾,内里有人借着变法投机倒把,神宗皇帝问:”闻听市易务与民争利,官府悬赏抓人至市易务强制交易,物价飞涨,民不能商。是否市易务主管吕嘉问年少无知,无法管理?爱卿怎么说?”

王安石一口否认,连调查一下都不愿意,直接说:”小人横行,陛下常被蒙蔽,性又不坚,往往听信谗言,不分是非,如此,变法岂有出头之日?”

言外之余就是,你这样变法是变不成的。

三朝元老枢密使文彦博实在看不下去了,凭证据抗议。说变法不能只想着赚钱,朝廷官员完全沦为贩夫走卒,体统何在?

王安石说:”盐、酒自古归国家,国以盐酒争利,一斤一斤卖,论升论升收赋税,难道如此不是有伤国体?吕嘉问忠诚能干,执行能力如此者,无有几人。你们只懂吃闲饭说闲话,谁干实事?”

然后,把文彦博逼的离职了。

熙宁三年三月二十八日,神宗皇帝问:”今天下流言纷纷,称朝廷有三不足,爱卿知否?”王安石一脸坦然,道:”臣不知,何为三不足,陛下明示。”

神宗皇帝道:”人言如今朝廷,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此之谓三不足。”

王安石说:”此言从何而起,纯属瞎说。陛下躬亲听政,唯恐伤民,何谓不惧天变?广开言路,虚怀若谷,何谓不恤人言?祖宗之法,不守也罢。先帝在位四十余年,常自求变,祖宗之法如不可变,先帝为何改?”

在王安石心中,没有可以敬畏的东西,天地、祖宗都不可畏。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而且,只要不能按照他的要求来,他马上就装病不上班。公元1075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八年十一月。朝廷极缺人手,然而,王安石不来上班,说是病了。神宗皇帝每日十七次派人探望,太医去给王安石把脉,又给看病又给加假,先给十天,又给三天,王安石就是不来上班。

神宗皇帝只好自己去请王安石,察看是否确实病重。但到了王安石府上,王安石却好好的,没病。

神宗皇帝叹一口气,温言问道:”爱卿何以如此?”

王安石说:”朝有小人,阻谋国事,需好好整治。”(「不然,法不行。」)

神宗皇帝一脸的为难,说:”据说新法劳苦万民啊!”

王安石却说:”冬刮风,夏暴雨,百姓也叫苦连天,何必大惊小怪。”(「祁寒暑雨,民犹怨咨,此岂足恤也!」)

神宗恻然,言道:”变法难道不能无暴风骤雨?”(「岂若并祁寒暑雨之怨亦无邪?」)

想知道王安石怎么做的么?王安石听到皇帝这样说,不高兴,拍拍屁股,回去装病不上班。(”安石不悦,退而属疾。”《续资治通鉴长编》,上同。)

脾气大,豪横倒也罢了。但仔细看王安石的对话,百姓也叫苦连天,何必大惊小怪。连老百姓有什么抱怨意见,王安石都完全不在意,他认为老百姓都是瞎喊叫,刮风下雨都会抱怨的小老百姓,不必在意。

这种做事方法,无法监督的做事方法,执拗到底的性格,因为认定了自己大公无私,就以为自己做的全是对的。其实非常恐怖。因为他一旦做错一步,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堪称 “人祸”。

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那场惊天动地的灾祸,都是王安石在这种公心下”肆意行事”的直接结果。王安石觉得变法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再者,我也是为了皇帝您着想啊,为皇帝着想,就是为国家着想,正大光明,有什么怕的。所以,他跟谁说话都是直通通的理直气壮。你看他顶皇帝就跟老板是他下属似的,一点面子也不给。他搞掉司马光,宋神宗对他说,能不能通融一下啊,让他留着。王安石直接顶回去,不行,这种小人留着,亡国都有可能。

皇帝可以不听王安石的吗?可以。但是王安石脾气大,动不动就罢工,躲在相府里不上班。宰相不上班,变法还怎么继续呢?

没办法,司马光也被赶开了。甚至,到王安石权力顶峰之时,整个大宋御史台里的官员,也就是那些负有监察和进谏职责的官员,几乎被王安石全干掉了,不是贬官就是流放,只要是反对自己的,全干掉。

司马光也不是小人,苏东坡也不是小人,但是他们对变法有意见,他也不管,把他们批得体无完肤,尽力排挤出去。

王安石也不是小人,但是他的”公心”太恐怖,便造成了大祸。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