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拥兵30余万占据半壁江山,为何不造反?…… – 分享日记

曾国藩拥兵30余万占据半壁江山,为何不造反?……

在清朝末年腐朽的清政府一直遭受着列强的霸凌,尤其是慈禧太后,当权期间值在割款陪地,丧失了国家很多主权。而这时就会有很多朋友纳闷,既然统治着如此无能,那么手下的官员们为何不自行称帝呢?

比如说今天要讲的曾国藩,他的手里就握着30万精兵,等于掌握了半个江山,但是她依然屈服,慈禧太后之下,难道说,曾国藩有什么难以启齿的苦衷,或者说他有把柄在慈禧太后手上吗?而对于皇帝而言,就等着他造反呢。

兵权等于清政府的一半

曾国藩是晚清年代四大名臣之一,并且他还稳居首位,可以说他在当时的地位也是非常的厉害,当然,这和他手下的兵权有关。当年太平天国发动起义,面对太平军的来势汹汹,满清八旗和绿营都都难以抵抗。

这个时候曾国藩,带着自己的湘军前去救援,而且还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他很会摆兵布阵,而太平军大多是农民出身,打起仗来根本不懂什么策略,所以他们很快就掉到了曾国藩的陷阱里,最后曾国藩力挽狂澜,战胜了太平军。

所以曾国藩和他手下的湘军一时成为清朝的亮点,据说曾国藩担任了两江总督,他手下的将领们也都成为了封疆大吏,并且湘军一直都在扩大规模,到后期已经发展到了30万,并且个个都是作战的好手。

“并不忠诚”的曾国藩

不过曾国藩真的对镇政府忠心耿耿吗?其实未必。当时英法联军侵入到北京城的时候,咸丰皇帝让人快马加鞭的向曾国藩发出求救,让他派出精兵前来勤王,可是曾国藩接到圣旨之后,却置之不理,依然在安庆与太平军做斗争。

就这样,英法列强们将紫禁城的文物珠宝抢完之后便放火烧掉了圆明园,很多珍贵的东西一夜之间化成灰烬。

不过曾国藩如果真的前去围救,那么一定会改变这样的结局吗?其实现在想想,曾国藩拒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因为在曾国藩看来,如果救援胜利,那么湘军就会受到奖赏,可是如果失败了呢?所有的责任都会怪在湘军的头上,而且他知道列强的武器都是非常先进的,湘军即使英勇骁战,与列强对战也是以卵击石,失败的几率很大。

不会自立为王

有句话说,树大招风,曾国藩就是这样,因为手下的兵权太大,就连自己的弟弟也私下劝他称帝,毕竟当时已经处于内忧外患的状况,对于曾国藩而言,他之所以没有称帝,其实也考虑过很多因素。

首先就是咸丰帝对于湘军的戒备,除非是紧急任务,一般情况下不会重用;其次就是湘军内部也存在很多矛盾,当时左宗棠,李鸿章等人收买了很多湘军的内部人员,再者相军的战斗力也不如从前,很多士兵失去了斗志;最后就是在清朝还存在很多与湘军抗衡的部队,如果公然造反,那么成功的概率只有一半。

所以说曾国藩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带着湘军造反,哪怕成功了,但是也不可能建立稳固的政权,甚至还会让整个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中,可以说自行称帝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