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斯告别春晚后, 我们都在笑什么?…… – 分享日记

陈佩斯告别春晚后, 我们都在笑什么?……

1998年央视春晚,11点30分,陈佩斯和朱时茂登台表演《王爷与邮差》,这是陈氏小品在央视春晚舞台上最后的高光时刻。

从1984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表演小品《吃面条》到1998年,陈佩斯担纲中国喜剧人顶流长达14年。

现在回忆起那场春晚最后的表演,过往报道中的一些细节仍值得玩味:

“工作人员将麦克风随意挂在戏服上,朱时茂一登场麦就掉了,只能蹭陈佩斯的麦说话。”

“此时,台下原有准备好的声效光碟,但工作人员也没给他们放。”

“他(陈佩斯)在台下崩溃大哭,继而离去。”

这之后的很多年里,陈佩斯与央视打了著名的版权官司,继而被“封杀”,然后拍电影、做老板、搞话剧、普及喜剧理论……他的人生也如那理论一样,从种种悲剧中涌动出尴尬的欢乐。

这期间,喜剧舞台也在发生着变化,从陈氏风格的肢体、语言搞笑,到“不笑我就咯吱你”的东北硬核搞笑,再回归到语言艺术的相声,现在,则是迎合年轻一代的脱口秀综艺……

直到不久前,当陈佩斯再次以导师的身份重返央视喜剧综艺《金牌喜剧班》时,喜剧在中国恰恰完成了一个轮回。

这二十多年里,无论中国人笑什么,对陈佩斯来说,悲剧中的喜剧都才刚刚开始。

陈佩斯离开央视春晚舞台后的1999年,他把央视告上了法庭。

理由是,他们发现市场上售卖自己的小品VCD,是央视下属电视总公司盗版的。

后来的事情家喻户晓,官司赢了,但陈佩斯从此再也没能走上央视舞台。在坊间,这件事有着更为极端残酷的说法——被封杀。

当时,因为版权而诉诸法律的官司并不鲜见,陈佩斯告的又是央视,这种以小搏大的事情,看上去是一场闹剧,却对陈佩斯后来的生活影响延绵了几十年,某种意义上,陈佩斯成了因挑战权威而落魄的大众英雄.

喜剧顶流陈佩斯离开,1999年的央视春晚,赵本山接过了这个舞台。

那年冬天,没有了陈佩斯朱时茂小品压轴,央视也束手无策,只好把“大戏”定在了赵本山身上。

当时的赵本山,虽然已经名声在外,但承接中国人在春晚黄金时段的全部笑声,压力很大。在谋划了二十天多天后,竟然没有弄出一个像样的春晚小品剧本。

赵本山和编剧何庆魁都很着急。那一年也正是改革开放二十周年,如何从陈佩斯小人物的搞笑中脱出,加上对大时代的颂扬,成为剧本的难点。

找到突破口的人,是当时的春晚总导演张慧中。她让赵本山跟宋丹丹、崔永元三个人搞一个访谈式结构的小品。几个人当晚去了宋丹丹在北京的家,一夜神侃之后,何庆魁撰写了剧本。

就如你在电视上看到的,后来这个剧本几乎没做改动就上了央视春晚。

演出后的第二天,与当年陈佩斯演完《吃面条》一样,大街小巷都在念叨:“我十分想念赵忠祥”……

承接陈佩斯在春晚小品的巨大流量,赵本山稳了。并且这种过度如天鹅绒一般平滑。

赵本山同样代表草根,他在舞台上饰演很多普通人的角色——车夫、大龄单身男青年、骗子、兽医……这与陈佩斯塑造的“二了吧唧”的形象大相径庭,赵本山给人的感觉总是那样:农民——带着纯天然的朴实和一点善良狡猾的小心机。

中国人的笑点,很快被东北式接地气的表演所俘获。特别是赵本山在小品里把歌颂时代作为暗线埋入,他的小品也更易被主流特别是春晚这样的舞台接受。

自此之后,赵本山的和他的本山传媒,统领了中国喜剧舞台数十年——从小品、影视剧到民间大舞台。2011年播出的《乡村爱情交响曲》,平均收视率高达2.13,至今没有跌落中国近十年收视最高十部电视剧榜单。而从前,东北搞笑艺人的数量之多,完全媲美今天做直播的东北小青年。

赵本山在央视春晚舞台上一直活跃到2013年。而从1999年开始,陈佩斯在那场堂吉坷德式的官司之后,就离经叛道的沉溺在话剧舞台中。

2001年11月11日,他自导自演的《托儿》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之后他接连导演了6部话剧,有媒体统计,从2001年初做话剧到2004年,《托儿》、《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构成了陈佩斯的舞台三部曲。这三部话剧巡演过45个城市,拉动票房6000多万元,赢利近2000万元。

甚至2004年的《阳台》,被上海戏剧学院选作了教学案例。小品鼻祖陈佩斯,成了话剧舞台上的喜剧顶流。

有意思的是,2013年,当作为春晚喜剧顶流的赵本山离开央视春晚舞台时,央视又想到了“前顶流”陈佩斯。当时央视春晚导演哈文邀请陈佩斯回来演出,却被一口回绝。

哈文说:“你们不演,坐着看也成。”

陈佩斯回答:“不演戏光坐着,会被观众骂的。”

结果2013年春晚,“守护”央视舞台的人,是很多年前就拒绝上春晚的另一喜剧顶流——郭德纲。

郭德纲能成为喜剧顶流,在许多年前就有了铺垫。

2004年,当陈佩斯的《阳台》在成都首演时,在北京,郭德纲拜相声大师侯耀文为师。

在相声圈,郭德纲算是有了名号。但当时的他还没有完全展露出头角。不过在这一年,于谦也加入了德云社,喜剧顶流之门在郭德纲的面前徐徐开启了。

在2005年之后,中国观众的笑点被分散在三个舞台——电影、电视主流舞台、相声剧场舞台以及话剧舞台。在这三个舞台中,陈佩斯耕耘的话剧直至今天仍属于小众领域。

但彼时,郭德纲的德云社撇开了主流舞台,在民间剧场扎下根来。起初,他仍是一名挑战权威的斗士,抨击春晚的《我要上春晚》,和整个主流相声圈为敌的《相声五十年之怪现状》,这些对权威开炮的作品,让郭德纲成为相声圈的叛逆者和坊间的另类英雄,这一点上,郭德纲和陈佩斯走了一条路。

侯耀文曾经评价郭德纲:他历经坎坷,将来必当嫉恶如仇。

陈佩斯在接受采访时著名的一句话是:他们(央视)对我说了这么多次NO,我也要对她们说一次NO!

郭德纲也是陈佩斯评价过的、为数不多的笑星之一。易立竞的采访中,她问陈佩斯有没有看过郭德纲的相声,陈笑着说:看过,很喜欢。

而陈佩斯从来没有评价过赵本山,对中国人笑点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导演冯小刚作品,陈佩斯说:没看过。

甚至2013年郭德纲第一次上春晚,很多网友却觉得不好笑后,陈佩斯分析:“相声有相声的属性,相声来源于市井,春晚是个体面的大型晚会,把市井文化放上去不合适,不说他们,我的也一样。”

这其实是郭德纲和陈佩斯很相像的地方,他们都擅长扮演屌丝——前者是著名的“二子”,后者干脆常常在相声中扮演落魄并幻想有钱人生活的普通人。他们讲着平头老百姓的话语,在精英的高大上的颂扬大行其道几十年后,郭德纲的讽刺相声,和陈佩斯式小人物的喜剧,都成了时代笑料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依靠相声、喜剧,和赵本山一样,郭德纲完成了屌丝逆袭。

2019年,有媒体列出一道“德云社收入应用题”:德云社在北京和其他各地数个剧场每天都有一至两场演出,一年下来就有2000场以上的演出。每个剧场光大厅可平均容纳200人以上,不考虑包厢的高票价因素,平均每场票价150元左右。这些剧场的门票节假日常常售罄,平时的上座率也非常高。

以笑为名,他成为富豪。

郭德纲的刚走上春晚的2013年,陈佩斯导演的《好大一个家》杀青,人们从出品方名单中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名字。

两年之后,《好大一个家》终于让陈佩斯与交恶许久的央视有了交集,2015年1月27日,这部电视剧在央视一套上星播出(2014年8月首播)。

但这个时候,陈佩斯在公众心中还是那个叛逆的、敢于说NO的悲情英雄,虽然更多人通过报道、影视作品、话剧重新认识了他,但另一个层面来说,陈佩斯的大幕还在紧闭。

因为从2014年起,喜剧综艺和脱口秀的时代就要来了,但陈佩斯依旧缺席。

2012年,陈佩斯成立“大道喜剧院喜剧表演培训中心”。这一年他58岁。

资料中这样形容这家培训机构:此举填补了传统表演教育体系的空白,具有多专业师资、因材施教、资源公开等教学特色。

这个培训班上的学生,后来悉数登上了陈佩斯的话剧舞台,在《托儿》《阳台》《戏台》等喜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一时期热爱喜剧的中国观众,还浸泡在郭德纲相声、周立波海派清口、开心麻花的电影、舞台剧或年底的各种贺岁片中。

2012年,一家叫笑果文化的公司还在孕育中,这一年脱口秀的天下还属于王自健的《今夜80后脱口秀》,要等到2014年第一届粗糙的《脱口秀大会》上演,年轻的内蒙小伙子李诞才带着他的丧文化和脱口秀席卷年轻人的流量。

而在2012年的《今夜80后脱口秀》中,如今的脱口秀顶流李诞还是个助演。

一切都好像在为喜剧人的流量做着准备,幕布在2014年拉开。

2014年2月,陈佩斯度过了六十岁生日。

3月,东方卫视周日黄金档21点播出了喜剧综艺节目《笑傲江湖》第一季。这档节目在豆瓣评分7.2,并“邀请中国最顶级的喜剧明星担任评委”,但陈佩斯缺席。

转年,东方卫视又上了一档综艺《欢乐喜剧人》,豆瓣评分高达8.3分。由郭德纲亲自主持,他曾自嘲这档综艺成了德云社的天下。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的笑点都被这两个节目所承包,不少电视台、网综制作公司看出喜剧综艺的火爆,纷纷上马项目,红极一时有《脱口秀大会》《喜剧之王》《开心麻花帮》《喜剧总动员》等等。

好像从2014年开始,中国人就特别需要笑,而贩卖搞笑和喜剧,成为一个发动全员的社会大综艺。

这一年,六十岁的陈佩斯还在写剧本、排话剧、巡演,电视屏幕上的喜剧综艺浪潮好像跟他没有关系,这个风口,陈佩斯走着错过。

2014年,他在接受《南都周刊》采访时说,自己收到过不止一家电视台的喜剧综艺邀请,“出的价码还很高,一出那个数啊,吓我一大跳。我晃神了好几天,太诱惑了。可是我去不了,还是都婉拒了,主要还是怕自己说不好,做不好,当不好导师。那是节目,和自己在舞台上表演是两码事,要是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容易被观众嘲笑。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是做我的岁数应该做的事吧。”

但2017年,他在接受易立竞专访时又说:我没有对手。

没有对手的陈佩斯,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与自己作战的堂吉坷德式战士,他也是喜剧的叛逆者和这个时代流量的逆行者。某种意义上,陈佩斯在一个喜剧界冷门领域里,燃烧自己明星的身份去制造流量。

在他身边,中国喜剧的流量经历了东北大明星、相声回归、脱口秀崛起和无数的综艺绑定,中国观众能欣赏到的喜剧,无论从种类还是平台,在陈佩斯离开央视春晚舞台的二十多年后,这股流量变得真正的参差多态。

2011年1月3日,北京世纪剧院,陈佩斯《雷人晚餐》的最后一场演出。在北京寒冷的冬夜,门口的票贩子摇晃着手中的票,冲行人大喊:“难得了,难得了,看陈佩斯的绝唱。”

这当然是一句票贩子的玩笑,《雷人晚餐》也不是陈佩斯的绝唱。但喜剧都有一个悲的内核——陈佩斯悟到这一点,恰似他的人生和中国喜剧人的境遇,一直悲喜交加。

朋友们如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朋友们转发!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