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牛市的九个现象已重现······ 分享日记 fxplus.cn – 分享日记

2007年大牛市的九个现象已重现······ 分享日记 fxplus.cn

在证券市场迭创新高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信号表明,牛市或已经进入第二个阶段。我们不确定市场未来的走势一定会怎样,但是很多似曾相识的事情可以给投资人判断做参考。

现象一:

股市专家开始预测未来十年。其中有私募大佬已经明确的指出超越6124点,在07年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到某专家曾说“在股市的8848点珠峰上迎接奥运会”。

现象二:

07年6月新股周开户数高点是162万户,为上一轮牛市高点。A股3月23日至27日一个完整交易周是167万开户数,刷新自07年新高。

现象三:

90后小伙炒股挣下1.5亿元的新闻不断在媒体曝光。

某朋友圈分享,身边已经有多少人进入财富自由的队伍,这个队伍的壮大来自股市的上涨。其言语之中带着紧跟步伐的意向,准备通过高杠杆,博弈单一个股来博取财富自由。

现象四:

2007年中国船舶曾到300元,如今创业板第一高价股全通教育曾经达到348元。另外.A、H股的溢价率超过30%的比比皆是。

现象五:

周围开始有人想辞了工作去做股票了,提示风险时,他们往往也是说博弈一次就收手。

现象六:

4月3日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表示,此次扩大社保基金投资范围不包括股票。这次财政部的表态,容易想起2007年5.30财政部征收印花税,变相的对风险提示。

现象七:

东方红中国优势三天募集超百亿,07年募集基金百亿已经成为常态。

现象八:

有投资人去银行张口就要买股票基金,声明这钱最近两个月不用,赶紧买些基金赚些钱。

现象九:

选股时估值看的人少了,不看PE看PEG,不参考市盈率,参考市胆率了。估值上不封顶的逻辑已经逐步清晰,与07年市场仍有相同之处。

任何牛市都有相同之处,市场是否见顶决不能轻言,市场顶部与底部是最不易判断的。销售有道并非给股民泼冷水,仅是罗列现象,提醒投资人享受牛市同时,莫忘风险。

从2014年7月至今的8个月里,大盘从当时的2000多点噼里啪啦“两口气”冲到了现在的3800点,累计涨幅达80%。虽然大盘涨幅惊人,但是这一路的上涨,却制造出了很多不幸福的人。

首先是那些关注股市但却一直没动手的人。这些人对股市有一定的期待,但是对风险又充满畏惧。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想赢怕输”。他们看到股市启动,认为股市的上涨不合理,因为经济基本面还很差。他们担心股市上涨的持续性,因此选择了“看一看再说”。同时,他们一定程度上患有拖延症,股票账户也可能一直没去开户,基金账户也不知道该怎么开立。拖拉的毛病也导致了他们一直没能进场。每次看到大涨,他们后悔之前低位没买。反过来,看到下跌他们又觉得之前的谨慎是正确的,还好当时没追高。这个时候如果再看到一些利空的消息,他们就会觉得这轮下跌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所以就会继续观望。总之,他们总是在犹豫和观望中一再失去机会。

可是股市却突然又起来了,还屡创新高。每次创新高,对于他们都是折磨,因为他会觉得当初3000点我都没买,3300点怎么能追高呢? 可是市场先生真的喜欢逆着人来,又来个新高3600点!这一把,真的许多人不淡定了:市场难道真的已经无法阻挡?到底入不入? 这一类人,显然在过去的8个月,是特别不幸福的人。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有完全应该被理解,因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想赢怕输再正常不过。他们只有到了真正知道市场发出的合理逻辑才会愿意动手。

第二类,是原本是不关注股市的人,但他们周围人越来越多开始讨论股市,看到周围许多人因投资而获利,秒杀自己的余额宝收益,一天收益抵自己放余额宝好几年,本金多的甚至赚到了一年甚至几年工资钱,难免会有些“羡慕嫉妒恨”。但是自己对股市又缺乏了解,想入场却怕又遇到股市下跌而亏钱,因而倍感煎熬。

第三类,是踏错节奏的人。记得去年11月份蓝筹行情爆发,有一个深入人心的全新提法是“满仓踏空”–那些拿着成长股的投资者,压根没分享到蓝筹上涨的喜悦。而到了今年初,当他们把成长抛了投入蓝筹怀抱的时候,蓝筹却开始了调整,成长股再启动。眼看着指数不断创新高,自己账户却来个逆向行驶,想死的心都有了……

第四类,是早期被套的人。这些人自从2007年、2009年高点买入后,一直被套牢,看到股市不断上涨、账户情况不断改善,一就开始纠结是否该卖掉。不卖,怕又跌下去,再次回到深度套牢的状态。他们以前已经多次经历上涨而充满希望、下跌又失望的过程。

第五类,是虽然也受益,但是不断比较的人。虽然自己账户也随着股市的上涨获益颇丰,收益高达40%、50%以上,但是看到周围有些人收益率更高,有的甚至已经翻了两三倍,顿时没了幸福感,也想尝试追求更高的收益率,从搞基金变成搞股票,但是却不尽人意、随着股市的上涨下跌心惊肉跳,因而不幸福感顿生。

无论你是上面哪一类,你近期可能或多或少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随着近期的暴涨,股市创出本轮的上涨的新高3600点,未来到底还该不该买入?

显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影响股市上涨或下跌主要的因素包括哪些。一般的,我们认为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市场估值水平和投资者信心等因素,是股市走向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让我们以量化指标估值水平开始分析。

1.估值

在投资里最被广泛应用的一个方法和逻辑就是涨高了可能跌,跌多了可能涨,尤其是涨高了可能跌,这个简直是全国人民都掌握了的投资逻辑。而何为高、何为低?大家最喜闻乐见无疑就是大盘点位,现在连大妈、大爷似乎都可以脱口说出2007年高点是6000点、2014年低点是2000点。由于近几年股市长期在2000-2500点区间,因现许多被此区间折磨过的投资者,对于后来出现的3000点、3300点和3600,之前可能连做梦都不敢相信。所以当这些点位真的出现的时候,大家往往会觉得好高:3000比2500高好多,3300又比3000高好多,这种简单的数字比大小,自然是轻松完成,然后得出了“目前的点位真的很高了,并蕴含巨大的潜在下跌风险”这样的结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实践。

但是,一个稍微专业的一些的投资者,在实际投资中都不会拿如此简单的指数数字大小对比来给股市的“高”还是“低”下结论。而是拿最常见的“市盈率”、“市净率”来作为股市到底是高还是低的判断依据。截止本月20日,上证指数市盈率15.56倍,市净率2.06倍。2008年10月底上证指数1728点对应的市盈率为16.69、市净率为2.58倍,因此目前的指数点位所对应的估值水平比2008年底部水平还要分别低7%(市盈率)和20%(市净率)。

2009年7月底指数3412点时,市盈率29.72、市净率3.36倍。因此目前的指数点位所对应的估值水平比2009年的高点3412点分别低48%(市盈率)和39%(市净率)。换种表达就是:如果估值水平重新回到3412点,那么指数市盈率从目前的15.56倍上涨到29.72倍还有91%的空间,从目前的市净率2.06倍上涨到3.36倍还有63%的空间。

所以,仅就估值角度来看,假设盈利水平保持不变,那么未来估值水平要回到2009年对应的高位,则指数在目前基础上市盈率角度还有91%的空间,对应指数点位则是6908点;从市净率角度还有63%的空间,则对应5895点。取两者均值,为6401点。 而如果我们以2008年的1728点估值水平作为目标,则未来指数点位分别应该为:市盈率角度3879点,市净率角度4530点,均值4204点。

这么多软七八糟的数字,其实翻译过来就是:按照2008年股市底部、2009年股市顶部的股价水平,以目前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估算未来股市底部和顶部的点位分别为底部4204点、顶部6401点。 显然,从2008到2015年,7年过去已经物是人非。中国经济的增速已经下一个台阶,因此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也理应下移。所以如果我们打个八折,则对应3363点和5120点。所以,综合考虑2008年、2009年的估值水平以及目前估值中枢下行的情况,未来几年上证指数合理的运行区间应该为[3363-5120]。

2.经济基本面。

目前的经济面显然不甚理想,GDP一直处于下行态势,CPI也逐步下行,面临一定程度通缩风险:


如果按照经济基本面是股市走势的最终决定力量的理论,是不是目前在经济没有企稳前股市就大幅上涨,就代表这种上涨是“不合理的”、“野蛮的”呢? 可能不一定对。因为,我们经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往往领先经济1年左右。近期的股市上涨,可以理解为先于经济面提前启动。

这种提前启动,如果在一定程度内,比如一年,最长两年,一般都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股市大幅上涨三年甚至更长,而经济面却一直没有改善甚至下行,那么那时候就意味着越往后股市的风险越大。因为股市终究不能长期脱离经济基本面“自个儿玩”,而是需要在长周期内和经济面保持一个相似的节奏和轨迹。

就目前来说,市场在预期改革可以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改善企业盈利状况的背景下,这种提前上涨有其合理性。只是经济是否真的企稳、改革是否真的能够改善企业盈利状况,这还需要时间来最终验证。但在结果出来前,市场认为自己有理由可以想得更美好一些。当市场还处于“臆想”和“陶醉”状态时,你却非要“众人皆醉我独醒”,那显然市场如果在乐观的预期下上涨,那将和你毫无关系。

3.政策面

都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所以政策如何,显然是我们非常关心的。所谓的政策市,其实并不是说国家出台许多政策刺激股市上涨、或者是出台政策打压过于狂热的股市。这种情况虽然也有,比如印花税政策、或者IPO节奏的暂停、供给量控制等政策,但更多还是在说政府的许多间接影响股市的政策。比如央行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以及政府对具体行业的发展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出发点并非就是要搞起股市,可能只是为了盘活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往往会间接导致对股市的影响。

总体来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各方面政策,对股市起了相当大的刺激作用。可以说,这一轮股市的上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府希望也需要股市上涨,所以直接、间接放出了很多大招,导致了股市从冰冷的状态,进入了现在的亢奋状态。让我们再来疏离一下已经发生的事件,梳理这背后的逻辑: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进注册制;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各项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明确大力推动国企改革;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推进利率市场化;大力反腐,老虎、苍蝇纷纷落马。

(2)今年两会期间再次强调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注册制;李克强总理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发动机,高手在民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资金流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证监会主席肖刚表示“这轮股市上涨是对改革开放红利预期的反映,是各项利好政策叠加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举措稳定了市场预期,是股市上涨的主要动力,投资者信心明显增强,反映了投资者对改革开放红利释放的预期。改革红利将是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健康发展的最强大动力。”

如果我们把所有以上的信息全部放到一起去思考,再结合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你也许就知道已经发生的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时也会对未来会发生什么有自己的看法。

中国经济经过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GDP总量仅次于美国,居民收入、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在全球分工中的中低端角色日显尴尬,经济增速的显著降低,破7%已迫在眉睫。经济发展无疑是政府的首要工作。习李非常清楚如果继续按照老的玩法,经济下行将毫无悬念地继续下去,然后紧接着就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养老压力,以及失业率上升,然后传达到社会稳定的层面。怎么破?只有改革,只有变革才有出路。要重新激发经济活力,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政治体制,同时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金融市场这个国民经济的血液环节做文章:资金作为最为社会生产活动的必备要素之一,在资源优化配置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来说,资金流向就是一个经济体、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命脉。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经济体,都是建立在一个成熟、繁荣的资本市场之上,没有资本市场提供弹药,那么创新和发展就无从谈起。所以,看看现在的中国,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始终在面对不公平的竞争环境;金融市场被国有、国有性质银行占据统治性地位,资金价格由银行来定价,银行作为一个间接融资机构,占据了社会融资60%-70%左右的比例。而美国等发大国家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式(包括债券、股票)占据了70%以上。 所以,改革的方向必须直指两个方向:一个是提升企业的效率,需要变革目前占据重要地位但效率低下的国企。实践已经证明国企是自己无法管好自己的,那么就探索混合所有制,引入民间资本,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益。另一个更重要的是要打通金融市场的任督二脉,让金融市场真正为大众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这样大众才可能去创业,才可能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贡献,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劳动就业机会。想想一个想创业的中国青年,他现在可以通过什么渠道融资? 银行想都不用想,因为银行基本只贷款给发展成熟的企业;去A股上市?这像天方夜谭,没有连续几年实现盈利、没有一定规模,根本不可能。所以,注册制的推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而证监会主席肖钢前段时间的讲话更印证了注册制的包容性:没有实现盈利的企业也可以上市。创新型企业一般开始都是亏损的,那个时候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只有那个时候的上市融资,才是最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雪中送炭”。 所以,无论是存量经济的国企改革,还是要重新激发经济活力,让李克强总理提的“中国经济新发动机”大众创新真正走起来,都需要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一个死气沉沉的股市,可能推动注册制吗?一个不断下跌的市场,能有人买单吗?所以,注册制既是最大的利空(他大幅增加了股票的供给),但是也正是最大的利好。为了注册制的推动,股市需要火起来。为了让一级市场的IPO可以发行,二级市场必须给力。

所以,证监会主席肖刚在股市已经涨到3300点左右,又在两会期间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对于这轮上涨的定性,是极其意味深长的:这一轮上涨,是改革预期推动下的牛市。我们翻译下:党中央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各项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国企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大众创新。这些举措会重新激发经济活力、改善企业盈利状况,所以股市上涨是合理的,股市应该涨,大家应该对改革充满信心。

4.资金面

股价的上涨,其实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资金大量涌入推高了股价。在经济下行、通货紧缩压力上升的背景下,货币宽松将成为常态,降息、降准仍有较大空间,市场利率未来将长期持续下行。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成为居民财富的大蓄水池,都有可能成为股市资金的来源,尤其是当股价持续上涨时,财富效应将会体现,居民理财、信托搬家的可能性和幅度会越来越大。

这一轮股市的上涨,一方面主要被定义为“改革牛”,另一方面被定义为“杠杆牛”。肖钢主席首先认为主要是改革牛的前提下,另一方面也不否认“杠杆牛”。这个杠杆牛,是本轮市场和以往A股历史上都不同的,之前从来就没有过“杠杆牛”的说法。因为2009年以前,A股就没有融资融券业务。所以融资融券业务,实际上也成了股市上涨的重要力量。肖钢表示目前的融资融券业务仍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也要做好一些风险管理工作。

以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实际上多数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跑步入场的情况,多数人在2007年、2009年高位入市被伤害后,就对股市缺乏信心,即使近期的暴涨,也没有完全打动心有余悸的这些老投资者。目前进场投资者,还是以有丰富投资经验和一些没有被伤害过的投资者为主。所以,如果普通老百姓真的进来后,资金规模可能非常恐怖。

5.投资者信心

当投资者信心越来越足的时候,他们显然更倾向于买入股票资产,因此投资者信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投资者信心指数又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指标,且易波动。评估投资者信心的高低,一个是价格上涨,一个是成交量活跃。从目前情况来看,两者都具备,说明目前投资者信心较为高涨。我们更关心的是投资者信心受什么因素影响,从而去分析投资者信心指数的走势。实际上,上涨、不断地上涨是投资者信心最有力的推动器。一个不断震荡或下行的市场会不断破坏投资者的信心。而一个持续创新高的市场,才会不断给投资者带去信心。

综合以上五方面,我们认为目前的A股估值水平来看并不高,降息降准背景下资金面将日趋充裕,投资者信心处在高位,而改革将可能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因此这几个关键要素叠加后对股市构成助推的概率较大。

但是,改革是否能够成功,是否真的能够带来经济的复苏,目前为止还是个未知数。估值虽然整体处在较低位置,但是从局部来看,有些股票、有些板块估值水平已经非常高,目前已经有700只股票市,盈率超过100倍;中证500指数市盈率达到47倍。所以,A股市场未来到底是系统性牛市,还是会演变成结构性牛市,还是会牛转熊,其实没有定论。我们连过马路是否成功都是个未知数,何况如此复杂的宏观问题呢?

不确定,不意味着不知所措。风险是有的,但是我们还是认为机会大于风险。所以整体方向上,做多股市应该是没问题的,当然前提是你愿意承担那个10%左右的失败概率。

所以,敬畏风险,但是又不惧怕风险,该勇敢的时候勇敢一点,才可能获得市场的超额回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