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德辉:豆农老何的期货缘······ 分享日记 fxplus.cn – 分享日记

曲德辉:豆农老何的期货缘······ 分享日记 fxplus.cn

  在中国有着众多像何树文一样的农民,他们是社会上最重要却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目前,他们正在关注或是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参与期货市场。

  矮个,微胖,脸上总挂着憨憨的笑容,他是个农民。

  和大多数农民一样,他干农活,卖粮食;和别人不太一样的是,他“常年关注期货市场”。

  他叫何树文,是黑龙江黑河地区20余万豆农中普普通通的一员,熟悉的人都管他叫“老何”。

  如今,42岁的老何是黑河市350多户豆农推选的“金秋大豆种植合作社”社长,他正积极为合作社生产的高蛋白大豆申请商标,梦想着有朝一日黑河农民种的大豆能直接卖到沃尔玛。

  “你咋知道过两天还会跌?”

  2003年大豆价格的大幅上涨,坚定了老何这个以种植大豆为生的农民的信念。他想多种些大豆多卖点钱。于是,他除了自己一家四口的72亩耕地之外,一口气承包了别人的140亩地,全部用来种大豆。

  那一年正值外资并购国内油脂行业,大豆价格的变化令老何始料不及。临近收获季节,看着大豆价格迅速下跌,老何的眉头越皱越紧。

  “今天什么价?”老何问来村里收大豆的粮贩子。

  “1块3,过两天还要跌呢!”也许是知道老何心里急,粮贩子说了实话。

  “啥!前两天还1块3毛5呢,哪能跌得这么快?”老何不甘心地追问:“你咋知道过两天还会跌?”

  “期货价已经跌了!”粮贩子告诉老何。

  千村万户工程和2005年

  炒过股的老何模糊知道“有期货这么个东西。”在大豆价格果然如粮贩子所说的继续下跌之后,老何坐不住了,他迅速卖掉了自己收获的全部大豆。“豆子虽然卖了,但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他拨通了从“114”查来的黑龙江证监局的电话。听完了工作人员详细的介绍,老何没过几天就坐上火车去了哈尔滨,在天琪期货开了户。

  2005年8月,老何被推荐去大连,参加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举办的期货知识免费培训班。

  “我是那批一百多个接受培训的农民中的一个。我们感谢交易所专门针对农民的期货培训。”老何回忆道,“有些人听完课就去星海广场逛去了,我是课后拽着交易所的老师问个不停。”

  “我当时就感觉期货这个价很准。”老何格外认真的学习态度使他比其他人收获了更多的关于期货的知识。

  看市场种地,看期价卖粮

  回到家后的每个周末,没有电脑的老何在忙完农活后都要去网吧看行情。

  2005年,老何种的大豆才刚收获。一个周六上午,天琪期货给他发来短信“美盘大豆昨晚下跌了!”

  “我立马放下锄头,赶到了网吧。”老何眨眨眼:“我看到美盘大豆跳空三个点低开,然后就迅速下跌。”

  在接下来国内休市的两天里,老何迅速找到一家榨油厂,把刚刚打下来的5000斤“毛粮”以每斤1.3元的价格卖掉,5天之后当地的大豆收购价就降了一毛钱,半月之后跌到了1.1元。那一年老何的大豆卖出了全村的最高价。

发表回复